第十一章 岁月里的烟火与聚光灯

书名:战山为王 《镜头内外》
作者:博安战安

青海湖的摩旅结束后,肖战和王一博暂时淡出了公众视野。

他们没回市区的公寓,而是去了肖战在城郊买的小院。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树下放着两张藤椅,王一博常坐在那里擦他的摩托车,肖战则搬个小马扎在旁边看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书页上,时间慢得像被拉长的糖丝。

林辰隔三差五就来送食材,美其名曰“怕你们饿死在山里”,实则每次都扛着相机,说是要记录“顶流归隐田园的日常”。苏清媛偶尔也来,带着她爸做的红烧肉,坐在槐树下听他们讲摩旅时的趣事,眼神里的欣慰比谁都真切。

“《夏日限定》的庆功宴定在下周六。”苏清媛啃着西瓜,把邀请函推到他们面前,“我爸说了,你们要是不去,他就亲自来绑人。”

肖战看着邀请函上烫金的“暨年度最佳CP颁奖”字样,无奈地笑了:“苏董这是把我们当摇钱树了。”

“是把你们当亲儿子。”苏清媛挑眉,“他最近天天在家看你们的剧,说陆星那小子要是敢欺负顾言,他就去砸了计算机系的实验室。”

王一博正在给摩托车链条上油,闻言抬头:“他不敢。”

“谁不敢?陆星还是你?”苏清媛故意逗他。

王一博没说话,只是把擦好的头盔递给肖战,眼神里的认真藏不住——无论是戏里的陆星,还是戏外的他,都永远不会欺负身边的人。

庆功宴那天,肖战和王一博是一起去的。

没有刻意避嫌,也没有过度张扬,只是穿着同款不同色的西装,并肩走在红毯上。闪光灯在眼前炸开时,王一博很自然地握住了肖战的手,指尖相扣的力度,像在说“别担心”。

台下的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粉丝举着的灯牌上,“顾言陆星”和“肖战王一博”的字样交替闪烁,分不清是在为角色欢呼,还是为他们本人。

颁奖环节,主持人笑着问:“听说两位拍完这部戏,就去了青海湖?是为了体验生活,还是有别的计划?”

肖战刚要回答,王一博已经接过话筒:“是度蜜月。”

全场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尖叫。肖战转头看他,对方眼里的笑意比聚光灯还亮,像在说“早就想这么说了”。

他忽然想起在小院里,王一博抱着他的腰说:“下次再有人问,我就告诉他们,你是我男朋友。”当时他以为是玩笑,原来对方早就下了决心。

庆功宴结束后,#王一博 度蜜月# 的词条直接爆了。没有公关,没有澄清,两家工作室的微博都停更在庆功宴的合照上,像在无声地回应所有猜测。

林辰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是他偷拍的——红毯尽头,肖战和王一博背对着镜头,手牵着手,影子在灯光下交叠成一颗心。配文是:“我就知道!”

苏清媛转发了这条朋友圈,加了句:“份子钱准备好,明年喝喜酒。”

回到小院时,已是凌晨。肖战坐在槐树下的藤椅上,看着王一博给他泡蜂蜜水,忽然觉得,原来顶流的爱情,也可以这样平淡而坚定。

“你就不怕……”他想说“不怕影响事业吗”,却被对方打断。

“怕你觉得委屈。”王一博把水杯递给他,坐在他身边,“怕你明明是我放在心尖上的人,却要藏在镜头后面。”

月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肖战忽然想起六年前那个下午,他帮少年拦修车的三轮车时,对方眼里的光。原来有些心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后来,他们还是会拍戏,会出席活动,会被无数镜头包围。但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在片场,王一博可以光明正大地帮肖战整理衣领;在综艺上,肖战可以自然地夹走王一博碗里的香菜;在颁奖礼上,他们可以在亿万观众面前,接过属于“最佳情侣”的奖杯。

有人质疑,有人祝福,但更多的人,是被他们眼里的坚定打动。就像苏董在采访里说的:“两个优秀的人互相吸引,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值得被尊重。”

又是一年夏天,肖战和王一博回到母校参加校庆。

林荫道上,有穿着蓝白校服的学弟学妹认出他们,怯生生地问:“请问……你们是顾言学长和陆星学弟吗?”

肖战笑着点头,王一博却蹲下身,看着那个小姑娘说:“我们是肖战和王一博,是彼此的爱人。”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像六年前那张照片的复刻,却又多了些岁月沉淀的温柔。

远处,林辰举着相机跑来,喊着“别动”,苏清媛站在他身后,笑得比谁都开心。

快门按下的瞬间,肖战忽然想起王一博在青海湖边说的话:“有些故事,开始了就不会结束。”

是啊,他们的故事,从六年前的林荫道开始,在长安的火海里升温,在赛道的风里坚定,在校园的歌声里圆满,未来还会在无数个平凡又闪光的日子里,继续写下去。

而那些藏在镜头前后的心动,终将在时光里,长成最温柔的模样。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