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铭朝早朝卯时就开始了。正值夏季,此刻倒是天光大亮,但叶挽霜不大适应。她不喜欢早起。以前就因为不愿早起给改了早朝时间。没想到来到大铭又得起早贪黑。
一开始几天还有些新鲜感,干劲颇足。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意思,只剩下疲惫。果然哪里的早朝都是一样的。一帮子女人在殿前吵和一帮子男人在殿前吵没什么差别。
她有些昏昏欲睡,听见下头有人说:“户部事忙,秦侍郎被贬了,何尚书又身体抱恙,只靠臣一个人实在是捉襟见肘。恳请陛下快些派人接任左侍郎,帮帮微臣。”
开口的是户部右侍郎袁回,快五十了,年纪不小性格又散漫,知道自己没有升迁的机会了便在户部当个吉祥物,平常啥事也不干。何尚书年迈体弱也不管事,之前整个户部都是秦世坤一个人在操持。如今秦世坤一走,所有事都落到了袁回头上,他真是熬得头昏眼花,头发都愁白了几根。
所以新任左侍郎人选没定下,他比谁都着急。
这也确实是个问题,户部不能没人主事。
小皇帝想了想,道:“户部事多辛苦,应当找个年轻有为的。朕提议一人,翰林院检讨陈桑,众卿以为如何?”
谢勉迈前一步:“臣无异议。”
他都没有异议,其他人当然更不会有意见。
“既如此,那便让他——”
“等等!”
听到陈桑这个名字,叶挽霜瞌睡都没了。
这不是她昨天在奏折上看到的名字嘛!
她可还记得,那封奏折上写的是翰林院检讨陈桑公然狎妓还多次出入赌坊,这样的人让他去户部,不是往大米里塞蛀虫嘛?
因为困倦,也因为确实没什么事,叶挽霜已经有几天没在朝堂上说过话了。突然一开口,所有人都注视着她。
“陛下,你为什么要推举陈桑?”叶挽霜问。
小皇帝不解:“不是皇姐向朕推荐的人吗?”
叶挽霜:“我?”
小皇帝点头:“早在秦世坤事发之时,皇姐便提议让陈桑接任户部左侍郎。你还说陈桑此人年少清俊,颇有才华。”
叶挽霜:“??”
不是她,她没说过。
那肯定是原来的晚霜公主干的。
“户部侍郎一职干系重大,不可轻易决定,还是再考察考察这位陈大人吧。”
小皇帝心下奇怪,却没说什么。毕竟他也很不想让陈桑当这个户部左侍郎。
不只他,谢勉同样满心狐疑。陈桑不是叶晚霜选的人嘛,怎么自己又否定了,难不成是又看上了哪个新的人?
“谁知道呢。”小皇帝冷笑,“有她在,朝堂就跟她的后院似的,乌烟瘴气。那些心术不正的,仗着有几分姿色都巴巴地往她面前蹭。”
不知为何,谢勉忽然想起那天在望云楼,叶挽霜抬起他下颌,调笑一般的口吻跟他说:“你送的人我看不上,除非你自己来。”
她笑语晏晏,吐息如兰,虽是调戏,却不让人厌恶,反而有种从未见过的明艳张扬之美。
让人仿佛觉得,她就该是那样。
那才该是大铭长公主的模样!
勤政殿的东暖阁是单独为叶挽霜辟出来的议事处。每天下了朝她都会坐在这里批阅奏折。
谢勉走进去,一眼就瞧见了她端坐的身影。
她微垂头,神色严肃,执着朱笔认真娴熟的模样让他一时恍惚,这样专注的她,让人无法和前几日那个出言轻佻举止轻浮的人联系在一起。
这画面明明该是违和的,却又那么的浑然天成,让人觉得她本就该坐在那里,本就该做那样的事。
她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是做惯了这件事的模样,得心应手又游刃有余。
“微臣见过公主。”他上前见礼。
谢丞相就是这样,板正守礼,哪怕再不喜她,再不认可她的所作所为,该有的礼数却不会少。
叶挽霜抬头见是他,被刚才那些奏折堵在心里的郁气顿时散了,轻笑出声。
“谢相怎么来了?”
“公主,你突然改变主意不让陈桑出任户部左侍郎,可是有了新的人选?”
谢勉还是好奇。
叶挽霜沉吟片刻:“陈桑此人,丞相觉得如何?”
谢勉拿不准她这问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还是选择如实回答:“好高骛远,不堪大用。”
叶挽霜眼前一亮,不愧是谢勉,总结得一针见血。
“你看你都知道,他不适合。”叶挽霜给了他个赞赏的眼神。
这让谢勉莫名脸热,还有些惭愧。转念一想,这个不堪大用的人就是她选的,他为什么要惭愧?
叶挽霜接着批奏折,不知道看到什么,眉头一皱。
“公主,臣有——”
谢勉刚开口,一封奏折就丢进了怀里。
“你看看这个。”
他下意识拿起来,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这封由京兆尹上的奏折说的竟然是村民刘某家里的猪丢了。
“还有这些。”
叶挽霜又抽了些出来,在他面前垒了一摞。
谢勉一一看过,面色由红转白。这些奏折,除了一些歌功颂德的以外,大部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些废话连篇,半天说不到点子上。
“谢相,你们内阁就是这么办事的?”
叶挽霜压低的声音响在头顶。
“公主,这些奏折臣没看过。”
所以他不知道,不干他的事。
“没看过就是你的失职!”叶挽霜起身召来太监,“搬张桌子进来,就放在本公主桌案的下首。”
桌子很快搬了来,叶挽霜把剩下的奏折往他桌上一堆。
“这些就交给谢相了,给我把不重要的满纸废话的都挑出来,交由你处理。剩下的放我桌上。”
话罢她便走了出去。
谢勉看着面前高高一叠折子,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不是来试探叶晚霜的吗,怎么就给自己找了个活干呢?
他却不知道,叶挽霜今天这个决定将是内阁改制的开始。往后内阁将不再只是做“草拟诏书、议大礼、监督官员,管理官员考绩”等事务,还要协理国政,替皇帝筛选奏折。不重要的折子就由他们处理,需要皇帝决断的再送到御案上。
这一改革,后来造福了大铭数代君王。
早上好呀,收藏一个吧!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