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出生于鹤国启元23年,乃鹤国镇南大将军之子。
少年成名,天纵奇才武功造诣很高,今年十四岁跟随其父亲征战临边诸国,立下战功威名远扬!
于启元37年3月28日班师回朝,此时的洛央城可谓也是热闹非凡,百姓们载歌载舞地准备迎接王卓大将军和王博小公子领兵回城。
当王卓领着一干军队浩浩荡荡整整齐齐地出现在城门口的时候,百姓们激动地欢呼起来,“大将军回来啦!我们鹤国的大功臣回来啦!”
“快看!还有王小公子!”“听说王小公子在战场上可是杀敌无数,屡战屡胜啊!”
“那王小公子不过才十四岁啊,就如此了得!不愧是王将军的儿子!”
“那可不是嘛,虎父无犬子。”
“你们看着王家,他们大公子可是文科状元,如今这小公子倒真是武状元也不为过啊!”
领头先进城自然就是王卓将军,随后便是瞬间吸引住百姓们目光的骑马少年王博。
只见那王博小公子年纪虽轻身躯稍小但身穿一副盔甲骑在马上板正凛凛。
小麦色的健康肤色,五官虽未完全长开但是也可谓相貌堂堂,气度逼人,一双眼光射寒星正视前方。
“那真的是在战场上杀敌的王小公子吗?如此年少就已经气质出众相貌非凡了。”
“是啊,是啊,这小公子长得确实很好看嘞!”
“估计他长大以后得是多少姑娘的梦中情人呐!”
“可不是嘛,瞧瞧,武功了得,相貌了得,要是咱家女娃嫁了他美得很嘞!”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热烈地讨论着、欢呼着。
然而王博对这些毫无兴趣,面无表情一如往常般散发着生人勿进的冰冷气息,跟随王卓进宫面圣。
鹤国阳殿内,启元帝坐在龙椅上面含喜色,眼中带着满意和赞许,高兴地大笑道:“镇南大将军真的是朕的大功臣,是我鹤国的大功臣啊!”
王卓立即拉着王博行跪下,抱拳作揖道:“陛下过誉了,此乃臣本分。”
启元帝摆摆手说:“将军谦虚了,旁边是你的小儿子王博吗?”
“不错不错,甚得你真传!很有风范!年少有为啊!”
王卓先替王博回应:“这小子从小就爱习武不爱文墨,只好跟着臣去战场锻炼锻炼而已。”
启元帝从龙椅上站起来往下走,停在王博几步之远的地方,细细地打量跪着的王博:“真是好小子啊!”
“朕都知道的,你这个儿子非常厉害,战场上屡战屡胜,有勇有谋,将来必成大器!”
“可比你厉害多咯!不仅如此,还有这么一副好相貌,甚好!甚好!”
王卓示意自己的儿子,王博面色平静从容地抱拳回应:“谢陛下谬赞。”
启元帝见王博这般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模样,眼中满是欣赏和肯定地点了点头。
王卓扶额露出无奈的表情,正欲向启元帝解释请罪,启元帝率先开口:“如此,也该论功行赏了。”
“传朕旨意,赐镇南大将军黄金万两、锦缎千匹、汗血宝马一百匹;封王博为鹤国少将军,于加冠之日掌管博朗营。”
王卓表情一滞,很快反应过来示意王博向启元帝谢礼:“谢主隆恩。”
启元帝随意摆摆手道:“行了行了,赶紧走吧,朕看到你有这么优秀的儿子有些心痛,羡慕啊!”
大殿之上的其他文武百官也是对此表示羡慕嫉妒,他们何曾想到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人如此厉害,深得皇帝喜爱。
而且此子还如此宠辱不惊,从容不迫应对,实属不凡,于是就都心里各有新的谋划和想法了。
不少文官武官陆续向他们二人道贺,然而没等他们靠近王博,他们就感受到很凛冽的寒意和隐隐的压迫而不敢上前与王博说话。
而王博对其父亲和兄长王梡抱拳行了一礼便快步离开了,留下众人面面相觑,王卓和王梡同步摇头纷纷露出无奈的神情。
王梡儒雅有礼地替自家弟弟解释道:“抱歉,各位大人,家弟自小性子内敛不喜热闹人多。”
“加之他年纪尚小不懂这些,还请各位大人谅解,在此我替家弟赔个礼。”
由于其他官员有被王博的气场震慑到,纷纷回了一个礼后就匆匆走开了,那模样似乎有猛虎在后面追一般。
王梡一边走一边与王卓说着:“爹,您说弟弟这个性格和脾性随谁呀?”
“弟弟从小就这般清冷话少,不苟言笑,不曾有过和其他孩童一般的性子,不哭不闹不笑的。”
“阿娘虽说不喜与人打交道,但是也不至于这般,您从来也不是这种脾性。”
王卓叹了叹气,拍了几下自家大儿子的肩膀回答:“你爹我也不知道啊!这样下去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哪个姑娘敢靠近他。”
“兴许他对喜欢的人可能态度不太一样吧。走吧,你阿娘还在等我回去呢。”说完也不等王梡大步往前走,王梡无奈急忙跟上。
我早前写了很多,但还有第三世没写出来,所以我正在写。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