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里的心动与未说出口的过往

书名:江少怀里的先生
作者:一诉江南忧

沈清辞的脸颊贴在江砚辞温热的衬衫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胸腔里有力的心跳,像鼓点般,和自己的心跳渐渐重合。厨房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身影上,将空气中浮动的西红柿清香都染成了暖金色。

江砚辞的手臂收得更紧了些,掌心覆在沈清辞的后背上,轻轻摩挲着,像是在安抚一只终于放下戒备的小动物。他低头看着怀中人柔软的发顶,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清辞,这句话,我等了好多年。”

沈清辞的鼻尖微微发酸,他抬手,环住江砚辞的腰,将脸埋得更深了些。那些被误会搁置的岁月,那些独自在异国他乡思念的夜晚,好像都在这一刻有了归宿。他轻声应着:“我也是……以前总想着躲,现在才知道,原来靠近你,才是最安心的事。”

“以后不会再让你一个人了。”江砚辞低头,在沈清辞的发顶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带着阳光和洗衣粉的淡淡香气,“厨房的火还开着,再聊下去,西红柿该炒糊了。”

沈清辞这才猛地回过神,连忙从江砚辞怀里退出来,转身看向灶台。锅里的油已经热了,他慌忙拿起切好的西红柿块倒进去,“滋啦”一声轻响,白色的水汽带着酸甜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江砚辞站在他身边,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眼底盛满了笑意,伸手帮他把抽油烟机的档位调高了些。

“我来吧。”江砚辞从沈清辞手里接过锅铲,动作熟练地翻炒着。他手腕轻抬,西红柿在锅里翻滚,很快就渗出了鲜红的汤汁。沈清辞站在一旁看着,有些惊讶:“你还会做饭?”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总吃外卖也腻,就跟着食谱学了些家常菜。”江砚辞一边说着,一边往锅里加了半勺糖,“你以前总说西红柿炒蛋要甜一点才好吃,我记着呢。”

沈清辞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软又暖。他没想到,自己多年前随口说的一句话,江砚辞竟然记了这么久。他靠在厨房的门框上,看着江砚辞专注的侧脸,阳光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鼻梁的线条利落又温柔,连握锅铲的手指都好看得过分。

“发什么呆?”江砚辞突然转头,对上他的目光,笑着扬了扬下巴,“去把客厅的碗筷摆好,马上就能开饭了。”

“好。”沈清辞回过神,连忙转身走向客厅。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见他出来,眼神里带着打趣的笑意:“刚才在厨房,我都听见了。”

沈清辞的脸颊瞬间红透,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妈,您别取笑我了。”

“妈不是取笑你,是替你高兴。”母亲拉过他的手,轻轻拍了拍,“江先生是个靠谱的人,这些日子他对你的心思,妈都看在眼里。以前是妈不好,总想着让你离江家远些,现在才知道,是妈把好人拒在了门外。”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妈。”沈清辞握着母亲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现在我们好好的,就够了。”

母亲点了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是啊,好好的就够了。你爸要是还在,看到你现在这样,肯定也会开心的。”

提到父亲,沈清辞的心里微微一沉。他知道,母亲虽然嘴上不说,但这些年,心里一直藏着对父亲的愧疚——当年父亲公司破产,跳楼自杀,母亲总觉得是自己没劝住,才让丈夫走上了绝路。而这份愧疚,又因为对江家的误会,被放大了许多年。

“妈,爸不会怪您的。”沈清辞轻声安慰着,“他知道您这些年不容易,也知道您是为了我好。”

就在这时,江砚辞端着菜从厨房走了出来,听到两人的对话,脚步顿了顿,随即又恢复了自然。他把菜放在餐桌上,笑着说:“阿姨,清辞,吃饭了。今天做了几个家常菜,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餐桌上摆着三菜一汤:西红柿炒蛋、可乐鸡翅、清炒时蔬,还有一碗冬瓜排骨汤。都是沈清辞以前爱吃的菜,每一道都透着家常的暖意。母亲看着满桌的菜,眼眶又红了:“江先生,让你费心了。”

“阿姨您别这么说,能为您和清辞做饭,我很高兴。”江砚辞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翅放在母亲碗里,“您刚出院,多吃点有营养的,补补身体。”

母亲接过鸡翅,尝了一口,点了点头:“好吃,比外面饭店做的还香。清辞,你也多吃点,别总看着。”

沈清辞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西红柿炒蛋。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他抬头看向江砚辞,对方正好也在看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顿饭吃得格外温馨。母亲话不多,却总是笑着,偶尔会问起江砚辞公司的事,江砚辞也都耐心地回答。沈清辞坐在两人中间,看着眼前的画面,心里满是踏实。他好像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样子——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这样一顿充满烟火气的家常菜,是身边有爱的人,是心里没有了猜忌和隔阂。

吃完饭,沈清辞收拾碗筷,江砚辞主动提出帮忙洗碗。两人在厨房分工合作,一个擦桌子,一个洗碗,偶尔会相视一笑,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却有着说不出的默契。

母亲坐在客厅里,看着厨房门口两个交叠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相册,轻轻翻开,里面夹着沈清辞和父亲的合照,还有几张沈清辞小时候的照片。翻到最后一页时,一张泛黄的照片掉了出来——照片上,年少的沈清辞和江砚辞并肩站在学校的操场上,两人都穿着白色的校服,笑得格外灿烂。

母亲捡起照片,轻轻摩挲着,眼眶又湿了。她想起当年,沈清辞和江砚辞还是邻居,两个孩子每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好得像亲兄弟。后来沈清辞的父亲破产,她因为一时的执念,带着沈清辞远走他乡,硬生生断了两个孩子的联系。现在想来,若是当年没有那些误会,或许两人早就走到了一起。

“阿姨,您在看什么?”江砚辞洗完碗从厨房出来,看到母亲手里的照片,好奇地走了过去。

母亲连忙擦了擦眼泪,把照片递给江砚辞:“你看,这是你们小时候的照片,那时候你们俩天天黏在一起,清辞总说要保护你这个‘小跟班’。”

江砚辞接过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年少的自己和沈清辞,眼底满是温柔的笑意:“我还记得这张照片,是初中运动会的时候拍的。那天清辞跑八百米,我在终点线等他,他冲过线的时候,直接扑到我怀里,还把我的校服都弄脏了。”

沈清辞也走了过来,看到照片,脸颊微微泛红:“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跑不动了就想找你靠一靠。”

“现在也可以靠。”江砚辞转头看向沈清辞,眼神认真,“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

沈清辞看着江砚辞的眼睛,心里暖暖的。母亲看着两人,笑着说:“时间不早了,江先生,你公司还有事吧?要是忙的话,就先回去吧,这里有清辞照顾我,你放心。”

江砚辞看了看手表,确实快到下午上班的时间了。他点了点头:“那我先回去了,阿姨。晚上我再过来,给你们带晚饭。”

“不用这么麻烦,我们自己做就好。”母亲连忙说。

“不麻烦,您刚出院,需要好好休养,清辞一个人照顾您也累,我多跑几趟没关系。”江砚辞说完,又看向沈清辞,“有事给我打电话,别硬撑。”

“好,我知道了。”沈清辞点头应着,送江砚辞到门口。

江砚辞走到门口,突然转身,一把抱住沈清辞,在他的唇上轻轻吻了一下。这个吻很轻,却带着十足的温柔,让沈清辞的心跳瞬间加速。

“晚上见。”江砚辞松开他,眼底带着笑意,转身离开了。

沈清辞站在门口,看着江砚辞的车消失在路口,才缓缓关上门。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嘴唇,脸上还带着未散去的红晕。母亲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傻站着干什么?进来吧。”

沈清辞跟着母亲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母亲看着他,轻声说:“清辞,妈有件事想跟你说。”

“妈,您说。”沈清辞看着母亲,心里有些疑惑。

母亲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其实,当年你爸的公司破产,并不是江砚辞父亲做的手脚。”

沈清辞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年亲戚们都说,是江叔叔逼得我爸走投无路……”

“那些都是谣言。”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当年你爸的公司资金链断裂,江叔叔其实帮过我们。他私下给你爸打了一笔钱,想帮你爸渡过难关,可你爸性子倔,觉得欠了人情不好还,又把钱退回去了。后来你爸走了,我心里难受,又听了亲戚们的闲言碎语,就把所有的错都怪到了江家头上,还带着你离开了。”

“那您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沈清辞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对江家的恨意,想起自己对江砚辞的躲避,心里满是愧疚。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真相的。”母亲擦了擦眼泪,“你出国后,有一次我生病住院,遇到了以前你爸公司的老员工。他跟我说,当年江叔叔为了帮你爸,还跟银行的人周旋了很久,只是最后没能留住公司。我那时候才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可那时候你已经跟江砚辞断了联系,我也没脸跟你说这件事,怕你怪我。”

沈清辞看着母亲愧疚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握住母亲的手:“妈,您别自责了。那时候大家都在气头上,您也是为了我好。现在误会解开了,我们和江砚辞也好好的,这就够了。”

“是啊,够了。”母亲点了点头,“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别再提以前的事了。”

沈清辞嗯了一声,心里却翻起了涟漪。他没想到,当年的误会背后,还有这样一段隐情。江砚辞的父亲,竟然一直在默默帮助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却因为谣言,恨了江家这么多年。他突然很想跟江砚辞说声对不起,为自己当年的无知和偏执。

下午,母亲在房间里休息,沈清辞坐在客厅里,拿出手机,翻看着和江砚辞的聊天记录。从最开始的客气疏离,到后来的关心问候,再到现在的亲密互动,每一条消息都记录着两人关系的变化。他手指微动,编辑了一条消息:“江砚辞,谢谢你。”

很快,江砚辞就回复了:“怎么突然跟我说谢谢?”

“谢谢你一直没有放弃我,谢谢你帮我照顾妈妈,也谢谢你……当年叔叔对我家的帮助。”沈清辞犹豫了很久,还是把最后一句话发了出去。

那边沉默了很久,才回复:“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爸一直觉得,没能帮到你爸,是他的遗憾。现在你能理解,他也会很高兴的。”

“我以前太傻了,听信了谣言,还对你那么不好。”沈清辞打字的手有些颤抖,“对不起。”

“傻瓜,都过去了。”江砚辞回复道,“我们现在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晚上我带你去吃你爱吃的那家牛排,就当是……庆祝我们解开所有误会。”

沈清辞看着手机屏幕,忍不住笑了起来,回复道:“好,晚上见。”

放下手机,沈清辞走到阳台,看着外面的街道。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偶尔有鸟儿飞过,留下清脆的鸣叫。他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心里从未有过的轻松。那些压在心底多年的包袱,终于被卸下了。

傍晚的时候,江砚辞准时来了。他没有开车,而是骑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停在楼下。沈清辞从窗户里看到,笑着跑了下去。

“怎么骑自行车来了?”沈清辞走到江砚辞身边,好奇地问。

“想带你感受一下晚风。”江砚辞拍了拍自行车的后座,“上来吧,我们慢慢骑过去,正好看看沿途的风景。”

沈清辞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坐在后座上,双手轻轻抓住江砚辞的衣角。江砚辞脚下用力,自行车缓缓向前驶去。

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街道两旁的路灯渐渐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沈清辞靠在江砚辞的后背,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木质香气,心里格外安心。

“还记得以前,我们也是这样,骑着自行车去学校吗?”江砚辞的声音被风吹过来,带着一丝怀念。

“记得。”沈清辞笑着回答,“那时候你总是骑得很快,我坐在后面,总怕自己掉下去,就紧紧抓住你的衣服。”

“那时候我是故意骑快的,想让你多抓我一会儿。”江砚辞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沈清辞的脸颊微微发烫,他轻轻捶了一下江砚辞的后背:“原来你那时候就这么坏。”

“只对你坏。”江砚辞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两人一路聊着过去的事情,那些被遗忘的细节,在回忆里渐渐变得清晰。自行车穿过热闹的街道,越过安静的小巷,最后停在一家牛排店门口。

这家牛排店是他们高中时经常来的地方,那时候江砚辞每次考了第一名,都会带沈清辞来这里吃牛排。这么多年过去了,店面重新装修过,却还是保留着当年的一些痕迹。

走进店里,服务员热情地迎了上来。江砚辞熟稔地报出两人常点的套餐:“两份西冷牛排,七分熟,一份黑椒汁,一份番茄汁。”

“好的,两位稍等。”服务员笑着应下,转身离开了。

沈清辞看着江砚辞,笑着说:“你还记得我爱吃番茄汁的牛排。”

“当然记得。”江砚辞握住沈清辞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掌心,“你所有的喜好,我都记得。”

沈清辞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江砚辞的手掌很大,很温暖,能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很快,牛排就端上来了。滋滋作响的牛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沈清辞切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他抬头看向江砚辞,对方正看着他,眼底满是笑意。

“好吃吗?”江砚辞问。

“好吃,跟以前一样好吃。”沈清辞点头回答。

两人一边吃着牛排,一边聊着天。江砚辞说起自己在国外读书的日子,说起每天晚上视频时,都想透过屏幕摸到沈清辞的脸;沈清辞也说起自己在国外打工的日子,说起每次看到和江砚辞长得像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原来,在那些彼此错过的岁月里,两人都在偷偷思念着对方。那些看似无疾而终的感情,其实一直藏在心底,从未消失。

吃完牛排,江砚辞又骑着自行车,带着沈清辞回家。路上,沈清辞靠在江砚辞的后背,轻声说:“江砚辞,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江砚辞问。

“等妈妈身体再好一点,我们一起去看看我爸吧。”沈清辞的声音有些轻,“我想跟他说,我找到幸福了,也想跟他说,当年的误会都解开了。”

江砚辞的身体顿了一下,随即缓缓点头:“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我也想跟叔叔说,我会好好照顾你和阿姨,不会让你们再受一点委屈。”

自行车慢慢驶进小区,停在楼下。沈清辞从后座上下来,看着江砚辞,眼里满是温柔。江砚辞抬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低头,吻了上去。

这个吻比傍晚在门口的那个吻更久,更深情。沈清辞闭上眼睛,感受着江砚辞的温柔,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从今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再害怕,因为江砚辞会一直陪着他。

“上去吧,阿姨还在等你。”江砚辞松开他,轻声说。

“好。”沈清辞点头,转身走进楼道。他走到二楼的平台,回头看向楼下,江砚辞还站在那里,朝着他挥手。沈清辞也挥了挥手,笑着转身,继续往上走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