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之夜的悸动,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像陈酿的酒,在肖战心底悄然发酵,散发着更醇厚的暖香。
这天下午,肖战正对着厚厚的建筑史图册,头疼地临摹一幅复杂的哥特式教堂线稿。
线条繁复交错,比例要求极其严苛,他画废了好几张纸,橡皮擦的碎屑在桌角堆成了小山。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目光无意识地飘向对面。
王一博依旧沉浸在他的代码世界里,手指在键盘上跳跃,阳光落在他微垂的眼睫上,投下细密的阴影,侧脸线条沉静而专注。
肖战看着看着,心里的烦躁奇异地被抚平了一些。
他忽然灵光一闪,放下铅笔,从背包里摸出一个小小的速写本和一支炭笔。
他悄悄翻到新的一页,目光再次落在王一博身上。
这一次,他不是在偷看,而是在“取材”。
他决定画他。
笔尖轻轻落在纸上,沙沙作响。
肖战摒弃了复杂的建筑线条,只用最简洁流畅的速写手法。
他捕捉王一博微低着头时脖颈的弧度,专注时微微蹙起的眉心,还有那握着鼠标骨节分明的手。
那双手在键盘上敲击时带着掌控一切的力量感,此刻握着鼠标却显得格外稳定。
他画得极其认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没注意到对面键盘敲击的声音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了。
直到一道阴影笼罩在他的速写本上。
肖战猛地抬头,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
王一博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他桌旁,正微微倾身,目光平静地落在他摊开的速写本上
那上面,正是刚刚完成的王一博侧身速写。
被抓包了!
肖战的耳朵“腾”地一下红透了,像煮熟的虾子。
他手忙脚乱地想合上本子,却被王一博伸出的手指轻轻按住了本子边缘。
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就按在他刚刚画过的那只手的位置。
肖战僵住了,脸颊滚烫,不敢看王一博的眼睛,只能盯着那只按在本子上的手。
完了完了,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冒犯,很……奇怪?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画得……”王一博低沉的声音响起,停顿几秒。
肖战屏住呼吸。
“……不错。”他终于说出了后半句,语气是平铺直叙的陈述,听不出太多情绪。
肖战愕然抬头,撞进王一博黑沉沉的眼眸里。
那双眼睛依旧沉静,但里面没有不悦,没有审视,只有一丝淡淡的欣赏。
王一博的目光从速写本上移开,落在肖战通红的脸上,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然后,他收回了按着本子的手,什么也没说,转身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肖战愣在原地,心脏还在砰砰狂跳,但刚才的尴尬和羞窘,却被王一博那句平淡的“不错”和那平静的目光奇妙地化解了大半。
他看着对面重新投入代码世界的人,再看看速写本上那个栩栩如生的侧影,嘴角忍不住一点点翘了起来。
他没有合上本子,反而大大方方地把它放在桌角,继续画他的建筑线稿。
只是,笔下的线条似乎都变得轻快流畅了许多。
……
几天后,建筑系和计算机系罕见地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数字未来·人文温度”的跨界工作坊,旨在让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专业学生碰撞出思维火花。
肖战和王一博的名字,都出现在了各自系的参与名单上。
工作坊在市图书馆一个宽敞明亮的研讨室举行。
自由分组环节,肖战的目光下意识地在人群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看到王一博独自站在窗边,似乎对这种热闹的社交场合不太适应。
肖战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咳,”他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那个……我们一组?”
王一博转过头,看到是肖战,眼中掠过一丝微光,似乎松了口气。
他点了点头:“嗯。”
分组就这么简单愉快地决定了。
他们抽到的主题是“科技如何赋能历史建筑保护与体验”。
肖战负责历史建筑的知识和痛点梳理,王一博则负责构想可能的科技解决方案。
讨论一开始有些拘谨。
肖战摊开带来的建筑资料和速写本,指着上面一座古塔的线稿:“你看,像这种木结构的古塔,最大的隐患就是虫蛀和结构老化变形,传统的人工检测效率低,风险也高……”
王一博凑近了些,认真地看着图纸和肖战的笔记。
他身上那股淡淡的洗衣液味道清晰地涌入肖战的鼻腔。
肖战的心跳又快了一拍,赶紧把注意力集中在图纸上。
“传感器网络。”王一博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
他拿起笔,在肖战的速写本空白处画了一个简单的节点分布图,“微型的温湿度、震动、应力传感器,嵌入非关键部位,实时监测结构变化,数据无线传输到云端分析平台。”
肖战的眼睛亮了:“这样就能提前预警结构风险!那……游客体验呢?很多古建筑内部空间狭窄脆弱,无法承载大量游客近距离接触。”
“VR/AR叠加现实。”王一博又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眼镜轮廓,“在限定区域外,通过AR眼镜还原建筑内部的细节和装饰,甚至模拟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变化。VR则可以提供沉浸式的虚拟漫游,缓解实体空间压力。”
“太棒了!”肖战被这简洁有效的方案打动了,他兴奋地在王一博画的图旁边补充细节,“还可以结合你的传感器数据,在VR里模拟不同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增加科普性。”
两人越讨论越投入。
肖战用建筑师的视角提出需求和想象,王一博则用工程师的思维快速拆解、提出技术路径。
速写本成了他们共同的战场,炭笔线条和简洁的电路图、代码符号交织在一起,奇异地和谐。
王一博的话依旧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眼神专注,偶尔在肖战提出一个特别好的点子时,会几不可察地点一下头,或者发出一声短促的“嗯”,表示赞同。
这种思维的碰撞和默契的配合,让肖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满足。
他偷偷看着王一博专注讨论时微微发亮的眼睛,感觉比独自画图时更有灵感。
工作坊结束时已是傍晚。
夕阳的余晖透过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将研讨室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
肖战和王一博的跨界方案获得了导师很高的评价。
走出图书馆,晚风带着凉意。
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路灯刚刚亮起,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今天……合作很愉快。”肖战侧过头,看着王一博在暮色中显得柔和的侧脸,真心实意地说。
王一博的脚步似乎放慢了一拍,他“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前方,但嘴角的线条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点点。
“你的想法,很好。”他补充了一句,声音不高,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肖战心湖,漾开层层涟漪。
肖战的心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填满,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比路灯更亮。
“你的技术方案才厉害!简直是指路明灯!”
王一博没再说话,只是那微微扬起的唇角弧度似乎更明显了。
路过校园里那家有名的独立咖啡馆时,浓郁的咖啡香飘散出来。
肖战脚步顿住,忽然想起王一博似乎很喜欢咖啡。
“那个……”他指了指咖啡馆,“为了庆祝我们首次跨界合作成功,我请你喝咖啡?就当……稿费。”
他晃了晃手里那本画满了两人共同“杰作”的速写本。
王一博顺着他的手指看向咖啡馆暖黄的灯光,又看了看肖战带着期待和一点点狡黠笑意的眼睛,沉默了几秒,然后点了点头:“好。”
咖啡馆里人不多,放着舒缓的爵士乐。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肖战点了杯招牌的焦糖玛奇朵,王一博则要了杯简单的美式。
咖啡很快端上来。
肖战捧着温暖的杯子,看着对面王一博垂眸轻轻吹散美式表面热气的样子,觉得这一刻的宁静和咖啡的香气一样醉人。
窗玻璃上模糊地映出两人并肩而坐的影子。
“对了,”肖战从包里拿出那本工作坊用的速写本,翻到空白的一页,拿起炭笔,“作为稿费的附加服务……独家赠送一张工作伙伴的正面肖像速写,要不要?”
他眨眨眼,带着点调皮。
王一博抬起眼看他,黑眸在咖啡馆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深邃而温和。
他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静静地看着肖战,那眼神仿佛在说:随你。
这无声的默许就是最好的鼓励。
肖战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目光专注地落在王一博脸上。
这一次,他不再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地观察他。
观察他英挺的眉骨,深邃的眼窝,挺直的鼻梁,还有那总是紧抿着,此刻却似乎放松了些许的唇线。
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肖战的心跳声在舒缓的爵士乐背景下,清晰得如同鼓点。
他画得很认真,每一笔都带着一种隐秘的悸动和珍视。
王一博也异常配合,他没有看手机,也没有移开目光,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偶尔端起咖啡杯啜饮一口,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窗外流动的夜景上,但肖战能感觉到,那视线偶尔会不着痕迹地扫过自己专注画画的侧脸。
时间在咖啡的香气和笔尖的摩擦声中静静流淌。
窗外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像散落的星辰。
当最后一笔落下,肖战放下炭笔,轻轻舒了口气。
他将速写本转过去,推向王一博。
纸上,是咖啡馆灯光下的王一博。
线条简洁而传神,不仅捕捉了五官的轮廓,更捕捉到了那份难得的沉静与放松,甚至眼神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暖意。
王一博低头看着画中的自己,目光在纸上停留了很久。
咖啡馆柔和的灯光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让人看不清他具体的情绪。
但肖战看到,他握着咖啡杯的手指,指关节微微收紧了一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看向肖战。那双黑沉沉的眼眸里,清晰地映着肖战的身影,以及咖啡馆温暖的灯光。
他伸出手,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速写本上自己的画像,然后,将本子合上,极其自然地收进了自己放在一旁的外套口袋里。
动作行云流水,仿佛这本该就是他的东西。
肖战看着他这一连串的动作,先是愣住,随即脸颊再次不受控制地发烫。
他看着王一博若无其事地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仿佛只是收好了一张普通的纸片,但那微微泛红的耳根,却暴露了主人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咖啡馆里的爵士乐流淌着慵懒的音符。
两人之间没有人说话,只有咖啡杯轻碰杯碟的细微声响。
但一种带着咖啡香和墨香的心意,已经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比任何语言都更甜蜜醉人。
肖战低下头,掩饰住嘴角快要咧到耳根的笑容,也端起自己那杯甜腻的焦糖玛奇朵,喝了一大口。
真甜,甜到了心尖上。
他想,这大概是他喝过最棒的一杯咖啡了。
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对面坐着的人,和他口袋里那张“独家”的肖像。
私密马赛 今天差点忘记发了【惊讶jpg.】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