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九章 恢复高考(一)

书名:博君一肖:终见归途 作者:雨若花熙95 本章字数:2431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八月初的南张村,被黄土高原独有的酷烈日头炙烤着。空气粘稠得仿佛能拧出水,又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麦收后短暂的喘息期早已过去,田野里,秋玉米苗刚窜出尺把高,正是追肥的关键时候。

男人们光着黝黑精壮的脊梁,在蒸腾着土腥气的田垄间穿梭,沉重的粪担压在肩上,汗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脊背滚落,砸进干渴的黄土里,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旋即又被烈日蒸发殆尽。女人们则佝偻着腰,用粗糙的手一把把将珍贵的化肥精准地撒在苗根旁,动作麻利而沉默。

蝉鸣是这沉闷乐章里唯一不知疲倦的背景音,尖锐、单调、铺天盖地,将时间都拖拽得粘滞不前,仿佛整个村庄和这广袤的高原一起,被晒得凝固在了无休无止的酷暑之中。

肖战和王一博,便是这凝固画卷中的两个异色点。

自那场将两人困于狭小窑洞的滂沱暴雨之后,某种隐秘的电流便在无声无息间接通了。

白日里,在村东头那片需要追肥的玉米地里,王一博依旧是那个寡言少语却异常可靠的“小师傅”。

他握着锄头的手骨节分明,布满薄茧,动作精准而富有韵律,刨坑、撒肥、覆土,一气呵成。肖战跟在他身侧学习,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黏腻地贴在背上。

王一博会适时地停下,用简洁到近乎吝啬的词语指点:“坑深点。”“肥撒匀。”“土压实。”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少年人变声期后特有的沙哑质感。

偶尔,肖战的动作笨拙了,王一博会直接探过身来,干燥温热的手掌覆上肖战的手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帮他调整握锄的姿势和落点。那瞬间的触碰,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两人心底同时激起涟漪。

肖战能清晰地感觉到王一博身体瞬间的僵硬,以及那黑曜石般的眼底飞快掠过的一丝慌乱和某种灼人的热度,那热度烫得肖战心头一悸。但下一秒,王一博便像受惊的兔子般迅速抽回手,用更深的沉默和刻意拉开的距离将那瞬间的异样掩盖得滴水不漏,只留下空气中若有似无的紧张和一丝被烈日烘烤过的暧昧气息。

夜晚,是另一种无声的角力与试探。王家那间低矮的土坯房里,一盏豆大的煤油灯在桌角摇曳,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摊开的书本和王一博专注的侧脸。

肖战坐在他对面,沉稳清晰的讲解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他讲代数公式,讲物理定律,讲那些对王一博而言如同天书般遥远又充满诱惑的知识。油灯的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随着火苗的跳动而扭曲变形,纠缠在一起。

肖战讲题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衣袖偶尔会擦过王一博的手臂;他修长的手指在书页上划过,讲解重点时,指尖会无意间触碰到王一博搁在桌沿的手指。每一次微小的、不经意的触碰,都像投入干草堆的火星,在两人之间“噼啪”爆开一阵无声的电流。空气骤然变得粘稠,心跳声在寂静中被无限放大,咚咚作响,撞击着耳膜。

两人都默契地屏住呼吸,目光死死钉在书本上,不敢有丝毫偏移,仿佛那泛黄的纸页是隔绝汹涌暗流的唯一屏障。然而,那心照不宣的悸动和克制,却如同夏夜里疯狂滋生的藤蔓,在禁忌的阴影下无声地缠绕、攀爬,将两颗年轻而躁动的心越捆越紧,几乎透不过气来。

这份小心翼翼维持的微妙平衡,被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彻底粉碎。

那天下午,日头正毒,晒得人头皮发烫。村口那棵虬枝盘曲的老歪脖子槐树上,挂着的高音喇叭先是刺刺拉拉响了一阵噪音,接着照例播放起激昂的革命歌曲。田里劳作的人们早已习惯,只是机械地挥动着锄头,汗水顺着下巴滴落。然而,歌曲播完,短暂的电流嘶鸣后,喇叭里传出的却不再是往日里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而是一个带着明显激动、甚至有些变调颤抖的男声——那是公社广播员老张头的声音!这异乎寻常的开场瞬间揪住了所有竖着耳朵的人的心。

“……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注意了!注意了!”老张头的声音因激动而断断续续,“下面播送……播送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最新指示精神……重大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整个村庄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田地里挥舞的锄头停在半空,树荫下摇蒲扇的手僵住了,连聒噪的蝉鸣似乎都识趣地减弱了几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不约而同地朝着村口的方向侧耳倾听。

“……经党中央研究决定……恢复……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老张头几乎是嘶吼着喊出这句话,声音因用力而劈叉,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狂喜,“……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均可自愿报名……参加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广播里的每一个字,都像带着滚烫的烙印,又像带着噼啪作响的电弧,狠狠地、毫无预兆地砸进每一个凝神倾听的村民心里!

死寂。

绝对的死寂。时间仿佛真的凝固了,连空气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足以颠覆命运的消息抽干了。人们脸上的表情是空白的,眼神是茫然的,大脑似乎无法在瞬间处理这爆炸性的信息。

紧接着——

“轰!!!”

如同滚烫的油锅里猛地泼进一大瓢冷水,整个南张村瞬间炸开了锅!

“高考?!恢复高考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率先响起,是村东头的王老栓,他曾经是村里的私塾先生。

“我的老天爷啊!真的假的?!广播里说的?!”隔壁的张大婶手里的簸箕“哐当”掉在地上,金黄的玉米粒滚了一地。

“听见没?听见没?!农民!广播里说农民也能考!”一个年轻的、充满渴望的声音带着哭腔嘶喊起来,是村里为数不多念过初中的青年李二牛。

“娃!狗剩!你听见没?!你有机会了!不用像爹一样,一辈子在这土坷垃里刨食了!”一个中年汉子猛地抓住身边半大儿子的肩膀,用力摇晃着,浑浊的眼泪夺眶而出。

“大学……大学……”有人喃喃自语,眼神空洞,仿佛还沉浸在巨大的冲击中无法回神。

惊呼声、狂喜的尖叫声、语无伦次的议论声、难以置信的反复确认声、夹杂着对政策细节的茫然追问和一丝丝挥之不去的疑虑……各种声音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塞满了村巷的每一个角落,冲垮了午后令人窒息的沉闷。

田地里的人们纷纷直起酸痛的腰,不顾满手的泥土,朝着村口喇叭的方向拼命张望,仿佛想从那小小的铁皮喇叭里再确认一次这从天而降的巨大希望。

一张张被烈日晒得黝黑、布满风霜的脸上,交织着震惊、狂喜、一种被巨大馅饼砸中的眩晕感,以及深藏眼底、此刻被彻底点燃的、名为“改变”的熊熊火焰。

您看的是关于绝对不咕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绝对不咕,催更有用,博君一肖,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