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在家休养了一周,头上的纱布拆了线,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被额前的碎发挡着,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他没让学校声张,只是请了几天假,每天窝在家里看肖战送的样片,或者翻几页心理学的书,日子过得意外平静。
周五傍晚,他正对着电脑里的样片发呆——画面里是女主角坐在长椅上捏着雏菊的镜头,阳光落在她睫毛上,颤巍巍的像只停驻的蝶。手机突然响了,是肖战。
“在家吗?”肖战的声音带着点疲惫,背景里有键盘敲击的脆响,“《迷途》的粗剪版出来了,想请你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王一博看了眼墙上的钟,已经七点多了:“现在?”
“嗯,剪辑室还在加班,我让司机去接你?”
“不用,我自己过去就行。”王一博拿起外套,“地址发我手机上。”
剪辑室在影视基地的一栋旧楼里,推开厚重的铁门,满室的蓝光扑面而来。几台电脑屏幕亮着,剪辑师们埋着头,只有鼠标点击的声音和片子里的对白在空气里飘。肖战坐在最里面的位置,背对着门,肩膀绷得很紧,手里捏着个空了的咖啡杯。
“肖导。”王一博轻轻喊了一声。
肖战猛地回头,眼里的红血丝很明显,看到他时却松了口气,站起身:“来了?坐。”他拉过一把椅子,塞了瓶温水到王一博手里,“刚剪完最后一版,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王一博接过水,指尖碰到他的手,凉得像冰。“多久没休息了?”
“忘了。”肖战笑了笑,眼底却没什么笑意,“从医院回来就没怎么合眼,总觉得有几个镜头衔接得不对。”
他点开播放键,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片子从女主角林夏第一次被堵在厕所开始,镜头跟着她的脚步,掠过走廊里躲闪的目光、课桌里被塞的垃圾、深夜里偷偷抹泪的侧脸,一路沉下去,直到她在旧器材室的储物柜里摸到那本漫画书——那是王一博之前在器材室发现的,肖战特意让道具组留着,加进了剧情。
王一博看得很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瓶的标签。他没看过完整的剧本,却能顺着镜头里的情绪往下沉,像跟着林夏走了一趟她的迷途。当看到校园戏份里,群演们刻意忽视林夏的镜头时,他喉结动了动——那天肖战说“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原来镜头真的能把这种“力量”接住,再递出来。
片子放完时,窗外已经彻底黑透了。剪辑室里没人说话,只有空调的风声。肖战看向王一博:“怎么样?”
“很好。”王一博顿了顿,补充道,“比我想象中更‘轻’。”
“轻?”
“没有刻意煽情,”王一博指着屏幕上最后一个镜头——林夏站在大学门口,回头望了眼远处的中学,手里捏着一片香樟叶,“她没哭,也没笑,但能感觉到她走出来了。就像……雨停了,地上的水慢慢干了。”
肖战眼睛亮了亮。他剪了五版结局,这一版最“淡”,剪辑师都说不够有冲击力,他却总觉得,真正的救赎本就不该是轰轰烈烈的。“我原本想加段旁白,说‘她终于摆脱了过去’,后来又删了。”
“不用加,”王一博摇头,“镜头已经说清楚了。”他看向肖战,“只有一个地方,可能可以再改改。”
“你说。”
“林夏躲在器材室的那场戏,”王一博调出那个片段,“她翻漫画书的时候,镜头给了书里的画一个特写——是之前被霸凌的画面,太直白了。不如换成……空白的纸,或者只有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比如‘今天天气很好’。”
肖战愣了愣,倒回去看那个镜头。漫画书里的霸凌画面确实带着刻意的痛感,像在往伤口上撒盐。若是换成空白的纸,反而像林夏把心事藏进了缝隙里,更符合那种“想说却不敢说”的压抑。
“你说得对。”肖战立刻让剪辑师调整,“就按你说的改。”
忙完时已经快十二点了,剪辑室的人陆续走了,只剩下他们两个。肖战伸了个懒腰,骨头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响,才发现肚子饿得咕咕叫。
“附近有便利店吗?”他问。
“这个点早关了。”王一博看了眼他发白的脸,“你家有厨房吗?”
“有是有,”肖战挠了挠头,“就是没什么吃的,除了泡面。”
王一博沉默了几秒:“去我家吧,我煮点粥。”
肖战没推辞。他开着车,跟着王一博的电动车往老小区去。夜里的风带着秋凉,吹得车窗沙沙响。路过街角的菜市场时,王一博让他停下车,拉着他拐进了旁边还开着的小卖部,买了袋大米、一小把青菜,还有几个鸡蛋。
“你还会煮粥?”肖战拎着袋子,有点意外。
“以前爷爷教的,”王一博推着电动车往前走,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他说粥养人,忙起来的时候,喝碗热粥比什么都强。”
肖战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刚当导演时,拍第一部短片穷得叮当响,每天啃面包,后来短片拿了奖,他在颁奖礼后台蹲着想哭,却想起妈妈电话里说“累了就回家,妈给你煮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软乎乎的。
王一博家的厨房很小,却收拾得干净。他系着围裙,把大米倒进锅里,加水,开火,动作熟练。肖战靠在门框上看,他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很柔和,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那道浅浅的疤。
“你不用帮忙?”王一博回头看了他一眼。
“我怕帮倒忙,”肖战笑了,“我煮泡面都能把锅烧糊。”
王一博没说话,低头洗青菜。水流过他的手指,溅起细小的水花。肖战看着他的手,想起那天在医院给他擦血迹时的触感,指尖微凉,指腹有薄茧。
粥煮得很慢,要等大米煮得软烂,再放青菜和鸡蛋。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没开大灯,只开了盏落地灯,暖黄的光落在地上,像摊开的宣纸。
“你以前……是不是也遇到过像林夏这样的学生?”肖战突然问。
王一博沉默了会儿:“有过一个。”他声音很低,“高二的女生,被同学传谣言,说她‘私生活乱’,其实就是跟隔壁班的男生多说了几句话。她不敢告诉家长,也不敢来上学,把自己锁在家里,天天哭。”
“后来呢?”
“我去她家找她,跟她坐了一下午,没说大道理,就跟她讲我小时候的事。”王一博笑了笑,“我小时候也被欺负过,因为不爱说话,总被人抢作业本,还被起外号叫‘哑巴’。”
肖战愣住了。他很难想象,现在这个冷静自持的王一博,小时候会被人欺负。
“我爷爷知道了,没去找老师,就每天放学来接我,牵着我的手走回家,还让我带糖去学校,分给那些抢我作业本的人。”王一博的眼睛在灯光下亮了亮,“他说,有时候不是要跟人硬碰硬,让自己过得舒展点,比什么都强。”
“那个女生……”
“后来她转学了,”王一博点头,“但她给我写过信,说她现在在新学校交了朋友,还加入了文学社。她说谢谢我,让她知道不用活在别人的嘴里。”
厨房传来粥的香味,王一博站起来去关火。肖战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部《迷途》拍对了。他原本只想拍一个关于“伤害”的故事,却因为王一博,慢慢找到了“治愈”的温度。
粥盛在白瓷碗里,冒着热气。青菜是嫩绿色的,鸡蛋搅得碎碎的,浮在粥上,洒了点葱花,香得人直咽口水。肖战喝了一大口,热粥滑进胃里,暖得从里到外都松了。
“比泡面好吃。”他含糊地说。
王一博笑了,低头喝粥。灯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小小的阴影。
“对了,”肖战想起什么,“学校的首映礼定在下个月十五号,到时候你一定要来。”
“我?”
“嗯,”肖战点头,“你是这部电影的‘特别顾问’,少了你可不行。”他顿了顿,补充道,“张宇他们也可以来,就当给他们放个假。”
王一博没拒绝:“好。”
喝完粥,肖战主动洗碗。他洗得很慢,泡沫沾了一手,王一博靠在门口看,没催他。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洗碗池的水珠上,亮晶晶的。
“肖导,”王一博突然喊了他一声。
“嗯?”肖战回头。
“你不用总绷着,”王一博看着他,“电影拍得很好,你也很好。”
肖战的心猛地一跳,手里的碗差点滑掉。他看着王一博的眼睛,暖黄的灯光下,那片琥珀色的光软乎乎的,像盛着温水。
“我知道了。”他低下头,继续洗碗,耳朵却悄悄红了。
离开的时候,已经快两点了。肖战开着车,王一博站在楼下送他。夜里的风很轻,吹得香樟叶沙沙响。
“路上小心。”王一博说。
“你也是。”肖战看着他,“粥很好喝,下次……还能再煮吗?”
王一博愣了愣,随即笑了,眼里的光像落了星星:“可以啊。”
车子开出去很远,肖战从后视镜里看,还能看到那个站在路灯下的身影,像株安静的树。他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还是热的。
剪辑室的蓝光还亮在脑子里,粥的香味却更清晰。他突然觉得,那些熬了无数个夜的疲惫,好像都被这碗粥熨帖平了。
或许,光影之外的世界,比镜头里的故事,更值得让人好好待着。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