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接下来的故事:
保姆车驶入市区,窗外的霓虹流光溢彩,勾勒出都市冰冷的轮廓。王一博指尖划过屏幕,将那张“新家”的照片放大。画框边缘反射着阳光,窗台宽敞洁净,背景虚化,但能看出空间开阔,装修风格简约而富有艺术感。
这不是他熟悉的、肖战之前那间拉着他常住的小公寓。
一种微妙的感觉萦绕心头——肖战似乎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悄然为自己,或许也是为他们,规划了一个更稳固、更隐秘的巢穴。
他回复:“位置够大吗?”
肖战几乎秒回:“够你放滑板。”
后面跟了个【酷】的表情。
王一博嘴角的弧度又深了些。他收起手机,看向窗外。车水马龙,这座城市庞大而喧嚣,但此刻,他仿佛能看到城市某一角,有一扇窗为他亮着灯,留好了位置。
团队对他的雷霆手段有些意外,但执行得毫不含糊。律师函精准地发送给几个跳得最凶的造谣账号,工作室成立的消息也适时放出,通稿重点强调“独立运营”、“专注作品”,姿态强硬而清晰,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焦点,也震慑了不少蠢蠢欲动的黑子。
舆论的风向悄然转变。虽然仍有杂音,但明面上的恶意揣测少了许多。王一博没有过多关注后续,他将更多精力投入了新工作室的筹备和下一阶段工作的规划中。
忙碌间隙,他会收到肖战发来的“进度报告”。
有时是一张空荡荡的画室照片,配文:“王老师专属画区,等你来填满。”
有时是某个角度的窗外夜景,灯火璀璨,配文:“视野不错,适合看星星(如果北京有星星的话)。”
甚至有一次,是一张双开门大冰箱的内部照,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几瓶水,配文:“急需投喂。【可怜】”
这些碎片一点点拼凑出那个“新家”的模样,也像温柔的钩子,不动声色地牵引着王一博的心。
电影宣传期告一段落,王一博终于有了几天难得的休整期。他推掉了几个不必要的邀约,只想彻底放松一下。
假期第一天,他睡到日上三竿才醒。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地板上,空气里漂浮着安静的尘埃。他拿过手机,没有工作群的消息轰炸,只有肖战凌晨发来的一条:
“早安,假期愉快!【太阳】”
他笑了笑,回了句:“刚醒。”
那边立刻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但输入了半天,最后只发来一个地址定位,是城北一个以隐私性著称的高端小区。
后面跟着一句:“密码是你生日加我生日。”
干脆利落,甚至没问他要不要来。
王一博看着那行地址和密码,心脏像是被轻轻捏了一下,涌上一股暖流。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邀请。
他没有立刻回复,起身洗漱,慢条斯理地吃了早餐,才不紧不慢地换了身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独自开车出门。
按照导航驶入那个绿树成荫的小区,环境清幽,栋距很大,隐私性极好。停好车,他乘电梯上楼,站在那扇厚重的防盗门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输入了那串熟悉的数字。
“嘀”的一声轻响,门锁应声而开。
他推开门,一股清新的、混合着淡淡松木和油漆的味道扑面而来。阳光从整面的落地窗倾泻而入,将宽敞的客厅照得通透明亮。装修是现代极简风,色调以灰白和原木色为主,干净利落,但细节处又透着艺术感的巧思,比如墙角那盏造型别致的落地灯,和墙上几幅抽象的色彩装饰画——很肖战的风格。
客厅中央还散落着几个未拆封的纸箱,显得有些空旷,但也充满了等待被填满的生机。
他换了鞋,走进去。客厅连接着一个开放式的大阳台,视野开阔,能远眺城市轮廓。他想象了一下肖战站在这里看夜景的样子。
然后,他看到了那面墙。
在客厅靠近书房的一侧墙上,那幅“夕阳背影”已经被精心装裱好,挂在了最醒目的位置。画框是沉稳的黑色,衬得画中的暖金色调愈发温暖动人。两个依偎的背影在阳光下,仿佛拥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画的下方,靠墙放着一个崭新的滑板,是他喜欢的牌子和一个冷门的联名款式,显然是精心挑选的。
王一博站在画前,看了很久。心里那片因为连日奔波和纷扰而产生的细微皱褶,被一点点温柔地抚平。
他拿出手机,拍了一下那面墙,发给肖战:
“到了。画挂歪了。”
消息刚发出去,就听到身后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他回过头,看到肖战推门进来,手里还拎着几个超市购物袋,额角带着细微的汗珠,看到他,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你怎么比我还快?我算着时间去超市买点东西……”肖战把袋子放在玄关柜上,换鞋走进来,目光落在王一博身上,上下打量,“瘦了。”
“没。”王一博看着他忙活的样子,心里那点故作挑剔瞬间消散,“随便看看。”
肖战走到他身边,和他并肩看着那幅画,肩膀轻轻碰了他一下:“真歪了?”
“嗯。”王一博面不改色。
肖战仔细看了看,挑眉:“王老师,你眼神不好吧?明明很正。”
“我说歪了就歪了。”
肖战笑着摇头,没跟他争,转身提起超市袋子往厨房走:“买了点吃的,晚上想吃什么?我露一手?”
“随便。”王一博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将酸奶、水果、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一样样塞进那个曾经空空如也的冰箱,一种浓郁的、居家的踏实感慢慢充盈开来。
“火锅怎么样?简单又快。”肖战提议,拿出一个番茄扔给他,“洗了。”
王一博接过番茄,走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水流声,冰箱门的开合声,肖战哼着不成调的歌的声音……这些平凡琐碎的声响,在这个崭新的、属于他们的空间里,交织成一首无比动人的乐曲。
晚上,两人真的就围着电磁炉,吃了一顿简单的家常火锅。汤底是超市买的现成料包,涮着肥牛、蔬菜和虾滑,配上蘸料,吃得额头冒汗。
“比组里的盒饭强多了。”王一博评价,捞走最后一片肥牛。
肖战得意地扬下巴:“那当然,也不看谁调的蘸料。”
“咸了。”
“……王一天你不怼我难受是吧?”
吃完饭,两人一起收拾了碗筷。肖战洗碗,王一博负责擦干放进消毒柜,配合默契,像已经一起生活了很久。
之后的时间,两人窝在客厅那张宽大的沙发上,投影仪放着一部老电影,但其实谁都没认真看。肖战抱着笔记本在处理一些音乐后期,王一博则拿着手机看新剧本的电子版,偶尔抬起头,目光会落在对方专注的侧脸上,或者墙上那幅画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安稳的气息。
中途,肖战接了个工作电话,走到阳台去聊。王一博放下手机,目光扫过那几个未拆的纸箱,其中一个箱子开口松了,露出里面似乎是画具的东西。
他走过去,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是各种颜料、画笔和调色板,都是崭新未拆封的。箱底还有一个扁平的、用泡沫纸仔细包好的画框。
他拿出来,拆开包装。
是一幅完成度很高的油画。画的是极光。深邃的、漩涡状的幽绿光芒铺满天幕,下方是黑色沉默的冰原,但冰原之上,并肩立着两个模糊却坚定的人影,仰望着那片绚烂而孤独的光。
画面的笔触充满了力量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
王一博看着那幅画,久久没有动弹。他认出来了,这是肖战之前给他发过的那段旋律对应的画面。他原来不止写了歌,还画了下来。
肖战打完电话回来,看到他拿着那幅画,愣了一下,随即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哦……这个啊,本来想等完全收拾好了再给你看的。”
“什么时候画的?”王一博问,声音有些低。
“就……前段时间,睡不着的时候。”肖战走过来,和他一起看着画,“好看吗?”
“嗯。”王一博点头,手指轻轻拂过画框冰冷的表面,“比照片好看。”
肖战笑了,肩膀轻轻撞了他一下:“废话。我可是专业的。”
他接过画,比划着:“挂哪里好?书房?还是卧室?”
王一博环顾了一下空旷的客厅,指着“夕阳背影”对面那面空白的墙:“这儿。”
“这儿?”肖战有些惊讶,“风格会不会不搭?”
“我说挂这儿就挂这儿。”王一博语气不容置疑。
肖战看着他,眼睛弯起来:“行,听你的。王老师说挂哪儿就挂哪儿。”
两人真的找来工具,在墙上测量、定位、敲钉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幅极光油画挂了上去。一暖一冷,一夕照一极光,两幅画遥遥相对,风格迥异,却奇异地和谐,仿佛诉说着一段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完整故事。
挂好画,两人并肩站在客厅中央,看着那两面墙。
肖战轻声说:“好像……越来越像个家了。”
王一博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轻轻握住了肖战的手。
指尖相触,然后缓缓扣紧。
窗外,城市的灯火无声蔓延,如同一条温暖的星河。窗内,灯光柔和,映照着两幅画,和画前十指紧扣的两个人。
他们的故事,在这个悄然筑起的新巢里,终于落下了最踏实、最温暖的一笔。未来或许仍有风浪,但此刻紧握的双手和共同构筑的方寸天地,已然给出了无声却坚定的答案。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