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十三

书名:替嫁 作者:绿茶豆腐花 本章字数:2218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晨曦初照,雨霁天晴,几日连绵的春雨过后,天空洗净了尘埃,湛蓝如洗,阳光透过云隙,洒向这座繁华的帝都。

  萧北歌说把南歌安在身边,还就真安在了身边,他用给皇后换侍卫的名义把南歌调到了他眼下,皇后那堆事林韵还在帮忙看着,倒也出不了什么事来。傅动被派去出宫查案,南歌完全代替了傅动跑腿的位置,逃不开萧北歌的眼线。

  晨光熹微,天色初明,东方既白。御书房内,萧北歌正坐于木椅上翻着奏折,书架边传来声响,过了片刻又静了下来,南歌抱着一沓书放到了他桌前,萧北歌头也没抬地吩咐道:“去给朕泡杯茶。”

  “遵旨——”南歌站直了道:“陛下想饮什么茶?”

  “茶桌边有几个茶罐,在那里随便泡一个就行。”

  南歌依言走向角落的茶案。他揭开几个青瓷茶罐的盖子,指尖轻捻,鼻尖微嗅,最终挑了一罐自己偏爱的,拈起些许投入紫砂壶中。铜炉上,银铫里的水开始低吟,蒸汽氤氲。南歌支着下巴,用一柄素面折扇不疾不徐地扇着风,将升腾的热气驱向窗外。书房内清凉依旧,唯有水沸的微响与纸页翻动的沙沙声。

  他目光看似随意地掠过专注的侧影,一句戏言,竟成囚笼。如今行动受限,更沦为端茶送水的仆役。萧北歌那夜突兀现身坤宁宫,绝非偶然。若非坤宁宫有眼线,便是……有暗卫如影随形。思及此,南歌心底寒意更甚。戒备至此,却又容许肌肤之亲?是图谋以温柔乡为锁链,将他彻底禁锢于股掌,还是……只为在最近的距离,等待那致命一击的时机?这危险的平衡,又能维系多久?

  “陛下,茶。”南歌把茶端到了萧北歌桌前,萧北歌终于抬头瞥了一眼:“搁着吧。”

  其实萧北歌也不敢让他抛头露面,毕竟朝上还是有不少人认得他,所以只放他在身边让他伺候着,南歌自然清楚,不过本来悠闲自得的日子被萧北歌打乱,南歌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爽。

  他转身,也为自己沏了一盏,踱至窗边,倚着窗棂,看庭中雀鸟啄食新芽,慢啜清茗。

  不知过了多久,萧北歌端起那盏早已微凉的茶,浅呷一口。目光扫过窗边那道略显疏离的背影,沉声道:“过来。”

  南歌闻声侧首,放下茶盏,步履从容地走近:“陛下吩咐。”

  “将角落那本《昭代典则》寻来。”萧北歌话音刚落,南歌已转身走向那排高耸的书架。

  指尖拂过厚重书脊,尘埃在穿透窗格的光束中飞舞。他仔细搜寻,目光扫过《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蒙尘的典籍——这些曾是他攀登权力阶梯的敲门砖,如今却如同被遗忘的旧梦。

  他伸手抚掉了一尘灰,在指尖磨砺。

  指尖沾染的微尘,在光线下格外刺目。他捻了捻,仿佛捻过一段尘封的耻辱。

  县试、府试、乡试,他连中三元,十四岁便以神童之姿摘得“解元”,名动京师,成为永乐朝最年轻的举人。彼时少年意气,以为功名唾手可得。

  十四岁时,赵再成同他道:“这样下去,朝廷的官员将会任凭皇权掌控,这就是八股取士的根本所在,你要做个文官,就会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若你要做个武官,便不需要在宫廷里明争暗斗。”

  于是,永乐六年的会试,他摒弃了僵化的八股范式,以胸中丘壑落笔。结果?满纸锦绣换来的,是主考官的朱笔批红“离经叛道,狂悖无状”!名落孙山,沦为笑柄,南府颜面扫地。永乐九年,他再度踏入贡院,这一次,他如行尸走肉般默写圣人语录,终于金榜题名。可那“进士及第”的匾额,却像一记无声的耳光。南胜宗,这位世代翰林的南阁老,对他弃文从武的鄙夷毫不掩饰。

  文魁如何?武勋又如何?

  永乐十年,新帝萧北歌初掌兵权,一道圣旨将他远调嘉峪关,统领北军。那一年,萧北歌刚行冠礼,面容犹带少年青涩,眼神却已淬炼得如万年寒冰,杀伐决断,手段酷烈,全然不似初登大宝的新君。

  嘉峪关风沙如刀,他与这位少年天子,只在寥寥几次军报往来与更替将领的仪式上,有过模糊的交集。

  那时的印象,远不如今日这般……刻骨铭心。

  “找到了没?”萧北歌似是等久了,抬头看了过来。

  南歌又扫了几眼,起身道:“没有。”

  “没有就算了。”萧北歌起身走到他身旁:“刚才在看什么?”

  “陈年积灰罢了。”南歌随意拍落指间尘埃,提醒道:“陛下,该临朝了。”

  “若闲暇,这些书……可随意翻阅。”萧北歌的目光扫过满架典籍,话锋一转,“顺便……将这书阁整理一番。”

  “陛下为何不把顺便去掉呢?反正顺不顺便都是我收拾。”

  “当然是,维护一下我清君的形象。”萧北歌轻笑,抬步正要离去,却又被南歌拽了回来。

  “干什么?”萧北歌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南歌圈在了怀里。

  南歌扯着嘴角笑了笑,凑近他道:“你亲我一下,我就放你走。”

  “大早上别耍流氓。”

  “你清君的形象呢?”

  萧北歌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抬手将南歌的脑袋拉下来,碰了碰他的的嘴唇,迅速放开。南歌似是不满意,扣紧他的后脑勺又凑了上去,唇舌相触,萧北歌低喘了一声,才将他推开。

  南歌并未追拦,指尖缓缓抚过方才被触碰过的唇瓣,眼底晦暗不明,唇边噙着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

  美人计这招用在他身上,会不会太过俗套些?

  南歌度步萧北歌桌前,瞥了一眼《圣训》,书页停在他刚刚翻过的地方,南歌面色淡了下来。

  八股取士,历代沿袭,不得更张。

  永乐十四年,夏至。

  五年一度的边镇总兵入京述职之期已至。除却常年驻守嘉峪关、拱卫京畿北门的北军总兵,其余三镇总兵跋涉数日,风尘仆仆,终于抵达帝都。

  通往宫门的御道上,马蹄踏着平整的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

  “楚老将军,”东军总兵温泽勒马缓行,与身旁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将并辔,“一别五载,风采更胜当年。真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啊。”

  镇守东南海疆、以水师称雄、年逾花甲的东军总兵楚安翔朗声大笑,声若洪钟:“温总兵过誉了!老夫这把老骨头,不过是赖着朝廷恩典,在海上多吹几年咸风罢了。倒是温总兵你,如今外商云集烟水,商船如织,却也暗藏汹涌。你那东境海防,怕比老夫这浪里白条还要劳心费力吧?”

  温泽面容清俊,闻言含笑,姿态谦和:“老将军说笑了。外商事务虽繁,下官自当尽力处置,力求稳妥,不敢轻易惊扰东军虎威。”

  “哈哈哈!”楚安翔笑声豪迈,“温总兵若有需援手之处,尽管开口!我东军儿郎,枕戈待旦,随时听候调遣!”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一阵急促而沉稳的马蹄声。两人回首望去,只见一名面容冷峻的中年将领,策着一匹神骏黑马疾驰而来,正是西军总兵杨坚。他行至近前,勒马抱拳,声音沉稳如铁石相击:“楚老将军,温总兵,别来无恙。”

  “杨总兵!”楚安翔率先回礼,“一路辛苦!身子骨可还硬朗?”

  “承蒙挂念,尚可。”杨坚言简意赅,对温泽也微微颔首致意,随即不再多言,一夹马腹,率先朝宫门驰去。

  “楚老将军,请。”温泽侧身让出道路,姿态恭敬。

  楚安翔捋须一笑,眼中精光闪动:“温总兵客气,那老夫便先行一步了!”说罢,一提缰绳,策马前行。温泽紧随其后,两骑并驾,踏着初夏的晨光,缓缓没入那巍峨宫阙投下的巨大阴影之中。阳光洒在宫门金钉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映照着他们踏入的。

  

您看的是关于穿书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穿书,双强,古代权谋,互攻,相爱相杀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