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深秋的傍晚,肖战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一个褪色的剧本夹。里面是当年那部仙侠剧的初版剧本,扉页上还留着两人的字迹——肖战用红笔圈出的台词旁,有王一博用黑笔标注的“此处眼神要冷”。他拍了张照片发给王一博,配文:“考古发现,王老师当年好严格。”
半小时后,王一博发来一张照片。那是个有些磨损的录音笔,里面存着当年片场的片段:有肖战忘词时的懊恼笑声,有王一博讲解武打动作的低沉嗓音,还有两人收工后踩着落叶回宿舍的脚步声。附言只有一句:“比剧本值钱。”
那天晚上,他们约在常去的老火锅店。窗外落叶纷飞,锅里咕嘟着红油,雾气模糊了眼镜片。肖战说起自己带的学生拍了部短片获奖,语气里满是骄傲;王一博则聊起新收的少年车手在选拔赛里拿了第一,眼底藏着笑意。聊到兴起时,肖战忽然问:“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吃这火锅吗?你把所有香菜都夹给我了。”王一博挑眉:“你现在不也总把毛肚留给我?”
席间,火锅店老板端来两罐酸梅汤,笑着说:“两位老师好久没一起来了,还是老位置,老配方。”他们相视一笑,默契地碰了碰罐子。有些习惯,早已在岁月里成了自然。
后来,有档纪录片栏目想拍他们的故事,被两人笑着拒绝了。肖战说:“没什么好拍的,就是两个普通人,做着喜欢的事,身边刚好有个合拍的伴儿。”王一博补充:“太刻意就没意思了。”
倒是在一次公益晚会上,主持人请他们分享多年来的坚持。肖战看着身边的王一博,缓缓开口:“其实很简单,就是无论走多远,都记得当初为什么出发。”王一博侧头看他,目光里带着熟悉的默契:“还有,身边一直有个人,让你觉得不用回头。”
晚会结束后,两人并肩走在月光下。肖战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边的星星:“你看,那颗最亮的,像不像当年片场的探照灯?”王一博抬头,嘴角弯起:“不像,比探照灯暖。”
岁月或许会模糊很多记忆,但有些瞬间永远清晰:初遇时的拘谨,合作时的专注,低谷时的扶持,巅峰时的淡然。他们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桥段,却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里,写满了细水长流的温柔。就像此刻,晚风拂过,带着桂花的香气,两个身影慢慢走远,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始终紧紧靠在一起。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