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二十六章 复得(二)

书名:博君一肖:终见归途 作者:雨若花熙95 本章字数:1928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一股强烈的酸楚和暖流同时冲击着肖战的心脏。眼前这个少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没有被压垮,反而在绝境中找到了更清晰、更坚定的方向。他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们共同的未来。

肖战伸出手,这次,他不再犹豫,轻轻覆在王一博放在石桌上的手背上。

少年的手背有些粗糙,带着干活留下的薄茧,但掌心是温热的。

“好。”肖战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无比的郑重和期许,“一博,你一定可以。法律是维护公正的武器,学好它,做一个正直、有力量的人。”他握紧了王一博的手,传递着无言的鼓励和承诺。

王一博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用力地反握回来。两只手在微凉的秋夜里紧紧相握,仿佛握住了彼此的未来和对抗一切风雨的勇气。火光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跳跃,映照着他们眼中同样坚定的光芒。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充实又隐秘的幸福中悄然滑过。

北大校园里,肖战是沉默而优秀的学生,埋首于图纸和模型之中,努力汲取着知识。

设计院的教授们对这个气质温润、基础扎实的年轻人颇为赏识,他的设计作业常常被作为范例。

只有他自己知道,支撑他熬过那些枯燥繁重课业的动力,是夜晚胡同小院里那盏为他亮起的灯光,和灯光下那个求知若渴的少年。

供销社的工作是繁重而琐碎的。王一博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蹬着三轮车去仓库拉货,沉重的麻袋、成箱的日用品,都需要他和其他搬运工肩扛手提。

汗水常常浸透他的工装,留下白色的盐渍。但他从不叫苦,反而把这看作一种锻炼。他知道,每一滴汗水,都在为那个“明年高考”的目标添砖加瓦。每当累得直不起腰时,他只要想到晚上能见到肖战,能听他讲那些深奥又有趣的知识,浑身的疲惫仿佛就消散了大半。

汪季军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掩护。他利用在街道办工作的便利,尽可能给王一博安排时间相对固定的搬运活。

晚上,他要么借口单位加班,要么说去朋友家下棋,总是很“识趣”地把小院的空间完全留给肖战和王一博。偶尔他回来早了,看到两人凑在油灯下,一个讲得认真,一个听得入神,那种旁若无人的专注和流淌在两人之间的默契,总会让汪季军这个旁观者心里也暖洋洋的,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太清楚肖家老爷子的手段了。

“喏,给你们带的,刚出锅的糖炒栗子!”汪季军把一包热乎乎、散发着诱人甜香的东西放在石桌上,打断了正在讨论一道物理题的两人。

“汪哥!”王一博惊喜地抬起头,眼睛亮亮的。

“季军,又让你破费了。”肖战笑着道谢。

“破费啥,顺手的事儿。”汪季军摆摆手,拖了把小凳子坐下,看着王一博,“怎么样,小王同志,跟着我们肖大才子学习,感觉如何?能跟上不?”

“能!哥讲得特别好!”王一博用力点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崇拜看向肖战。

肖战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剥开一颗栗子,金黄的栗仁散发着热气。

“主要是他自己肯学,也聪明。”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看上的人……”汪季军顺口溜出一句,话一出口才觉不妥,立刻刹住车,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偷眼去看肖战和王一博的反应。

王一博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抹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他迅速低下头,假装专注地研究手里的栗子壳,心跳却如擂鼓。

肖战剥栗子的动作也顿了一下,指尖微微发烫。他抬眼看向汪季军,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和警告,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说中心事的复杂情绪。

他没有反驳,只是将剥好的栗仁很自然地放进了王一博面前的空碗里。“吃吧,趁热。”

声音温和如常,却仿佛带着电流,让王一博的头垂得更低了,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

汪季军看着这一幕,心里那点忧虑又加深了一层。他岔开话题,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一博,我今天收到了洛阳的回信,给你带过来了。”

王一博忙不迭地伸手接过,“谢谢汪哥。”迫不及待的把信封拆开,浏览起来。

前一阵子拖汪季军给洛阳老家寄了封信。出来几个月了,王一博还是很担心母亲,自己跑到北京,家里没了劳力,母亲的日子肯定很艰难。身子骨也不好,可千万别急出病来。

看完信,内容不多,应是母亲请别人代笔的,只说家中无恙,在外照顾好自己,勿念。

肖战看他表情轻松,想来一切安好,松了一口气。

自从与一博相见后,他一直提心吊胆,既恐惧父亲发现一博的存在,又担心王母在洛阳为儿子忧心伤了身体。

糖炒栗子的甜香混合着煤炉散发的微暖气息,氤氲在秋夜的空气里,像一层甜蜜的糖衣,暂时包裹住了所有的隐忧。

这份偷来的幸福时光里,并非只有埋头苦读。肖战会尽量在周末挤出半天时间,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带王一博“见见世面”。

他们不敢去热闹的公园或商场,目标通常是那些安静、开阔、又蕴含着知识或历史的地方。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午后,肖战带着王一博去了圆明园遗址。巨大的断壁残垣在秋日的阳光下沉默矗立,荒草萋萋,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劫难。

肖战低声讲述着那段屈辱的历史,从建筑风格讲到被焚毁的园林艺术,再到民族自强不息的意义。

王一博听得极其认真,他抚摸着冰冷的汉白玉石柱残骸,看着那些精美的雕刻被烈火和暴力损毁,幼年时在乡间听闻的模糊历史概念,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和沉重。

他看向肖战,肖战眼中那种对民族文化的痛惜和对未来的思考,深深烙印在他心里。他默默握紧了拳头,学法律、守护公正的信念,在这一刻更加坚定。

“记住这些石头,记住这段历史。”肖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是为了沉溺于仇恨,是为了明白,一个民族要站起来,需要强大的实力,也需要捍卫自身尊严和公正的勇气与智慧。”

王一博重重点头:“哥,我记住了。”

您看的是关于绝对不咕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绝对不咕,催更有用,博君一肖,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