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一卷:转校生与旧时光

书名:薄荷香女孩 作者:爱写作的小爱姐 本章字数:4700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薄荷香女孩》第一卷:转校生与旧时光

第一章:行李箱上的薄荷味

八月末的风卷着蝉鸣,江荷拖着行李箱站在蓝湖中学门口。箱子边角贴着三张泛黄的火车票,最底下那张印着“青川镇”——她住了十六年的地方。

“同学,需要帮忙吗?”女生的声音像浸了冰的柠檬水。江荷抬头,看见个扎高马尾的女生,校服袖口别着“学生会”徽章,笑起来左边有颗小虎牙。

“我叫萧潇,高二(3)班的。”女生不由分说接过箱子,“你就是新来的转校生吧?班主任早说了,让我带你去报道。”

行李箱滚轮碾过梧桐叶的脆响里,江荷闻到萧潇发间飘来的薄荷洗发水味,和记忆里外婆种的薄荷田,竟有几分重合。

第二章:课桌上的刻痕

(3)班的教室在三楼最东头,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江荷的新座位靠着窗,桌角有道浅浅的刻痕,像片被揉皱的叶子。

“这是前桌林小满刻的,她去年转学了。”后桌的男生突然开口,他正转着笔,校服领口松垮地敞着,“听说你从青川镇来?那地方是不是全是山?”

江荷攥紧书包带,没接话。萧潇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用笔戳了戳男生的后背:“陈默,别吓着新同学。”她转头冲江荷眨眨眼,“他就这德性,你别理他。”

放学时,江荷摸着那道刻痕,忽然想起青川镇老槐树下的石桌,自己也曾在上面刻过歪歪扭扭的“荷”字。

第三章:藏在笔记本里的画

萧潇总爱借江荷的笔记本,说她的字迹像“被风吹过的芦苇”。这天江荷翻开笔记本,发现最后一页多了幅速写:两个女生坐在操场看台上,远处的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

“画得不像你,”萧潇红着脸抢过本子,“我练手的。”

江荷却盯着画里女生手腕上的红绳——和自己手腕上的一模一样。那是外婆临走前编的,说能“系住念想”。

晚自习时,陈默突然扔过来颗薄荷糖:“喂,青川镇是不是有座老石桥?”江荷抬头,看见他耳根发红,“我奶奶以前总说,她年轻时在那儿掉过一只银镯子。”

第四章:被雨打湿的信

秋雨下了整夜,江荷在宿舍抽屉最底层翻到个铁盒子。里面装着三封信,信封上的邮票已经泛黄,收信人是“青川镇邮局转交江荷”,寄信人地址模糊,只写着“蓝湖市”。

这是妈妈走后寄来的信,她总说在蓝湖工作,却从不让江荷去找她。江荷捏着信纸,雨水从窗缝钻进来,打湿了信尾的字迹:“妈妈在蓝湖中学种了很多薄荷……”

“你在哭吗?”萧潇举着伞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件干外套,“陈默说看见你跑回宿舍了,他让我给你带这个。”外套口袋里掉出张纸条,是陈默歪歪扭扭的字:“我奶奶说,老石桥边的薄荷,雨天闻着最香。”

第五章:操场边的薄荷丛

周末大扫除,萧潇拉着江荷去清理操场角落的杂草。拨开半人高的狗尾草,江荷愣住了——底下藏着片薄荷丛,叶片上还挂着晨露。

“这是前几年种的,没人管就长疯了。”萧潇掐了片叶子揉碎,“听说以前有位老师总来这儿,说闻着像她老家的味道。”

江荷蹲下身,指尖抚过叶片,突然想起第三封信里的话:“妈妈种的薄荷,能长到你看得见的地方。”

陈默不知什么时候蹲在对面,手里拿着个旧银镯子:“我奶奶找着了,说可能不是她的,但看着眼熟。”镯子内侧刻着个“荷”字,和江荷名字的读音一样。

第六章:校庆日的老照片

校庆那天,教学楼走廊挂满老照片。江荷在一张十年前的合影前停住脚:照片里的女老师抱着盆薄荷,站在操场边的看台上,手腕上系着条红绳。

“这是苏老师,”萧潇指着照片,“听说她后来辞职了,有人说她去了青川镇,有人说她……”

“她去了青川镇。”江荷的声音发颤。那张脸,和她藏在铁盒子里的旧照片上的妈妈,一模一样。

陈默突然拽住她的胳膊,往操场跑。看台上,他奶奶正和位白发老人说话,老人手里拿着个铁盒子,和江荷的那个一模一样。

第七章:三个人的秘密

老人是苏老师的母亲,也是陈默奶奶的老同学。她打开铁盒子,里面有本日记:“19岁的夏天,我在青川镇的石桥上遇见个修伞的少年,他给我编了根红绳……”

江荷的手开始发抖——那根红绳的编法,和外婆教她的一模一样。

“苏老师当年怀了你,”老人抹着眼泪,“你爸爸在一次修桥事故里走了,她怕你受委屈,就把你托付给青川镇的亲戚,自己回蓝湖教书,偷偷种了薄荷等你长大……”

萧潇突然抱住江荷,陈默别过脸,把银镯子塞进她手里:“我奶奶说,这镯子该还给它的主人。”

第八章:刻痕与新叶

江荷在自己的课桌上,又刻了片小小的薄荷叶,紧挨着那道旧刻痕。萧潇凑过来看:“等毕业,我们把这桌子搬去薄荷丛旁边吧。”

陈默把薄荷糖放在江荷桌上,这次没扔,是轻轻放下的:“我查了,青川镇的老石桥要重修了,下个月周末,我们一起去看看?”

晚自习的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薄荷的清冽。江荷翻开笔记本,萧潇画的那幅画上,她给两个女生都添了红绳,在旁边写:“有些时光会走,但总会留下痕迹,像薄荷的香,藏在风里。”

第九章:红绳与约定

江荷把银镯子戴在手腕上,红绳绕了三圈,刚好和镯子贴在一起。萧潇说要编同款红绳,陈默非要跟着学,结果把线缠成了一团。

“等放寒假,我们去青川镇吧。”江荷突然说,“我想带你们去看看外婆的薄荷田,还有老槐树下的石桌。”

萧潇举着缠成疙瘩的线欢呼,陈默假装整理校服,嘴角却扬得很高。操场边的薄荷丛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新长的嫩叶在阳光下泛着光。

第十章:未完的信

江荷在铁盒子里放了张新照片:她和萧潇、陈默站在薄荷丛前,三个人的手腕上都系着红绳。照片旁边,是她写给妈妈的信,还没封口:

“妈妈,你的薄荷长得很好,我找到了它们,也找到了你说的‘看得见的念想’。蓝湖的风里,有和青川镇一样的味道,以后,我会带着这味道,慢慢长大。”

窗外的雨停了,月光落在信纸上,像撒了层薄薄的薄荷粉。第一卷的故事在这里停下,但薄荷的香,才刚刚开始在蓝湖中学的时光里,慢慢散开。

第十一章:冬雪与旧地址

第一场雪落时,江荷在苏老师的日记里发现个地址——蓝湖市老城区的一条胡同。萧潇捧着热奶茶凑过来:“周末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老物件。”

陈默不知从哪儿借了辆旧自行车,车筐里垫着厚毛毯。三人踩着积雪往胡同走,墙缝里的冰棱折射出碎光。地址上的门牌号早已模糊,只有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刻着“苏宅”二字。

“好像有人住。”萧潇指着门环上的新鲜划痕。门“吱呀”一声开了道缝,探出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举着颗冻红的山楂:“你们找谁呀?我奶奶说,来这儿的都是找薄荷的。”

第十二章:奶奶的薄荷糖

小姑娘的奶奶是苏老师的邻居,姓周。她端出盘冻梨,又从铁皮盒里抓出把薄荷糖:“这是你妈妈以前常买的,她说青川镇的薄荷不够甜,总往糖里加蜂蜜。”

糖纸是透明的,能看见里面淡绿色的糖块。江荷含在嘴里,甜味混着清冽的薄荷香漫开来,像外婆在灶台边煮的薄荷水。周奶奶翻开相册,指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你满月时,你妈妈抱着你在胡同口拍的,脖子上还挂着这个。”

照片里的婴儿脖子上,挂着枚银锁片,形状和陈默给的银镯子如出一辙。

第十三章:锁片与修伞匠

“这锁片是你爸爸打的。”周奶奶摩挲着照片,“他是个修伞匠,手巧得很,总在石桥边摆摊。有次你妈妈的伞骨断了,他蹲在雨里修了半个钟头,薄荷味的手帕都湿透了。”

江荷突然想起外婆说过的话:“你爸爸的工具箱里,总放着晒干的薄荷叶,说修伞时闻着,心就静了。”她摸出银镯子,内侧的“荷”字被磨得发亮,“那他……”

“他走后,你妈妈把他的工具箱捐给了博物馆。”周奶奶叹了口气,“说等你长大了,让你知道爸爸是个正经匠人。”

第十四章:博物馆的木盒

市博物馆的民俗展厅里,果然有个旧木箱,标签写着“二十世纪末修伞工具”。江荷隔着玻璃看,里面除了锥子、线轴,还有个小木盒,装着晒干的薄荷叶。

“能打开看看吗?”萧潇轻声问讲解员。木箱被小心取出,木盒里藏着张折叠的纸,是张未写完的修伞账单:“今修苏小姐伞一把,不收钱,换她半袋青川薄荷种——林。”

“林是我爸爸的姓。”江荷的指尖有些抖,“外婆说,他叫林深。”

陈默突然指着账单角落的小画:“这是不是老石桥?”纸上用铅笔勾着座拱桥,桥边画着株歪歪扭扭的薄荷。

第十五章:跨年夜的约定

跨年夜,(3)班在教室开联欢会。萧潇抱着吉他弹唱,陈默被起哄表演翻跟头,江荷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烟花在雪地里炸开。

“在想什么?”萧潇递来杯热可可,上面撒着薄荷碎。江荷摇摇头,从书包里拿出个小布包:“我想把这些薄荷种带回青川镇,春天种在老槐树下。”

“我们陪你去。”陈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三张去青川镇的单程票,“寒假第一周就走,我已经跟我奶奶说好了,她要给我们做她最拿手的薄荷糕。”

窗外的烟花又亮了,江荷看着两张笑盈盈的脸,突然觉得,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空缺,正被一点点填满。就像薄荷总能从石缝里钻出来,有些温暖,也总会在某个冬天,悄悄扎根、发芽。

第一卷的尾声,停在三张叠在一起的车票上。上面的目的地写着“青川镇”,旁边用铅笔描了片小小的薄荷叶——那是属于三个少年的,未完待续的约定。

第十六章:春天的约定

寒假的列车载着江荷、萧潇与陈默驶向青川镇。车窗外,田野与山峦飞速后退,像倒放的旧电影。江荷攥着那包薄荷种子,手心微微出汗。

“等会儿先去我家,我奶奶肯定准备了一桌子菜。”陈默指着远处山坳里的灰瓦屋,嘴角上扬。萧潇兴奋地靠窗张望:“我要吃奶奶做的薄荷糕!”

一下车,熟悉的山风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扑面而来。江荷深吸一口气,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外婆家的院子里,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多了几簇新生的绿芽。

三人在树下挖坑、撒种,江荷轻轻盖上土,浇水时,水珠溅落在泥土上,洇出一小片湿润。“等夏天,这里就会有一片薄荷田了。”江荷望着坑洼处,眼中满是憧憬。

第十七章:老石桥的重逢

午后,他们来到老石桥。石桥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桥边的芦苇丛在风中沙沙作响。江荷蹲下身,手指摩挲着桥栏上模糊的刻字,想起妈妈日记里的描述。

“看!”萧潇突然指着桥下的浅滩,那里有个老人正弯腰捡着什么。走近一看,竟是周奶奶。她抬头,眯着眼笑:“我就知道你们会来,我来给你们送个东西。”

周奶奶从布袋里掏出个小包裹,打开,是一串用薄荷叶和银铃铛串成的风铃。“这是你妈妈年轻时做的,说等你回来,就挂在老槐树下。”江荷接过风铃,铃铛轻晃,发出清脆声响,和记忆里妈妈哼过的童谣节奏一样。

第十八章:薄荷味的毕业季

回到蓝湖中学,毕业季的氛围愈发浓烈。校园广播里播放着离别的歌曲,操场上的柳树抽出长长的枝条。江荷的课桌上,堆满了同学的毕业留言册,她认真地写下每一句祝福。

萧潇参加了全市的歌唱比赛,演唱的是一首原创的《薄荷之夏》。舞台上的她,歌声清澈,台下的江荷和陈默用力鼓掌。比赛结束,萧潇捧着奖杯,眼中闪烁着泪光:“这是送给我们青春的礼物。”

陈默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心仪的大学提前录取。他把录取通知书夹在江荷的书里,上面写着:“以后的冒险,我们还要一起。”

第十九章:离别与启程

毕业典礼那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校园小道上。江荷穿着整洁的校服,胸前别着萧潇送的薄荷胸针。

校长在台上致辞,台下的同学们红着眼眶。江荷望向操场边的薄荷丛,那里曾是她们的秘密基地,如今已郁郁葱葱。

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江荷、萧潇和陈默站在薄荷丛前,快门按下的瞬间,三人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第二十章:永远的薄荷香

多年后,江荷成为了一名植物学家,专注研究薄荷的培育与药用价值。她的实验室里,种满了各种薄荷,香气弥漫。

萧潇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的每一场演唱会,都会在舞台边放上一束薄荷。陈默则投身公益,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知识与希望。

每年夏天,三人都会回到青川镇,老槐树下的薄荷田已蔓延成一片绿海。他们坐在树下,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回忆着那些年少时的时光。

风轻轻吹过,带着薄荷的清香,就像他们从未离开过那个充满梦想与温暖的蓝湖中学,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故事,如同这薄荷香,永远留在了他们的生命里,成为了最珍贵的宝藏 。

您看的是关于绿茶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绿茶,青梅竹马,恋爱合约,青春有你2,恋爱日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