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十章:永恒与起始

书名:文轩:逐光症 作者:融霜 本章字数:4739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第十章: 永恒与起始

北京的深秋有一种透明的质感,天空是清澈的钴蓝色,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千万道光芒。刘耀文站在顶层公寓的落地窗前,目光穿过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仿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比物理距离更远的某个维度。

一个月过去了。那场风波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网络上偶尔还会看到相关的讨论,但已经不再是人们热议的焦点。娱乐圈的记忆总是短暂的,新的绯闻、新的热点不断涌现,将他们的事情渐渐推到了后台,如同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模糊痕迹。

然而,有些事情已经永远地改变了。那种改变不是戏剧性的颠覆,而是悄无声息的渗透,如同晨曦逐渐驱散长夜,当你意识到时,整个世界早已沐浴在全新的光线中。

手机在玻璃茶几上震动,发出沉闷的嗡嗡声。刘耀文没有立刻去接,他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名字——宋亚轩,这三个字不知从何时起,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安心的承诺。

他最终拿起手机,划开接听键。

“医疗团队那边有初步方案了,”宋亚轩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想听听你的想法。”

刘耀文的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来回摩挲,仿佛能通过这个动作触碰到电话那端的人:“好。什么时候?”

“现在?我在你楼下咖啡厅。”宋亚轩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这是再寻常不过的提议。

刘耀文微微一怔,看向楼下那间隐蔽的咖啡厅。他没有告诉宋亚轩自己今天的行程,这巧合让人不由得想起他们最初相遇时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也许世上本就没有纯粹的偶然,所有巧合都是命运精心设计的必然。

“十分钟后见。”他回复道,声音比预期中柔和。

咖啡厅角落里,宋亚轩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饮料。他穿着一件柔软的米白色毛衣,头发比拍戏时长了一些,柔软地搭在额前。看到刘耀文进来,他抬起头,眼睛弯成熟悉的月牙,那笑容中有某种新的东西——不再是纯粹的阳光,而是多了几分沉静的自信。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刘耀文看着面前那杯黑咖啡,恰到好处的浓度,没有加糖,正是他习惯的口味。

宋亚轩笑了笑,有些得意地眨了眨眼:“观察出来的。你每次在片场都喝这个牌子这个浓度,而且总是在下午三点左右喝,那时候通常是症状开始隐约出现的时候。”

这种被细致关注的感觉让刘耀文心中一暖,像是一道微小的电流穿过四肢百骸。他在宋亚轩对面坐下,注意到对方脸色比前段时间好多了,那种健康的红润重新回到脸颊上,眼底的阴影也淡了许多。看来这段时间的“远程连接”虽然不如直接接触有效,但依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所以,医疗团队有什么方案?”刘耀文直入主题,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咖啡杯。

宋亚轩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文件封面印着某知名医疗机构的logo,厚度令人印象深刻:“李医生组建了一个特别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我们的情况。他们认为我们的‘连接’可能源于某种信息素的特殊互补性,就像...”他寻找着合适的比喻,“就像两把独一无二的钥匙,恰好能打开对方身上的锁。”

刘耀文翻阅着文件,里面满是专业术语和数据分析,但核心内容很明确:他们的病症确实极为罕见,彼此之间的缓解效应更是医学上的特殊案例。医疗团队建议他们定期进行“接触治疗”,同时配合特定的药物辅助,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他们建议我们每周至少见面一次,进行一定时间的肢体接触,以维持症状的稳定。”宋亚轩解释道,耳尖微微泛红,但眼神坚定,“当然,这一切都会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李医生团队有严格的隐私保护协议。”

刘耀文点点头,目光落在“预后良好”四个字上。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专业人士给出这样明确的希望,而不是含糊的“需要进一步观察”或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

“你觉得呢?”他抬起头,看向宋亚轩。阳光恰好从窗户斜射进来,在宋亚虹的睫毛上投下细小的光影。

“我觉得...”宋亚轩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却格外清晰,“比起治疗,我更珍惜每次见到你的机会。那些时刻,我不再是一个需要隐藏的病人,而是可以完全做自己的宋亚轩。”

这句话说得坦诚而直接,让刘耀文一时不知如何回应。窗外的阳光恰好落在宋亚轩身上,给他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看起来温暖而不真实。刘耀文忽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后辈,而是一个能够与他平等对视的伙伴。

“我也是。”刘耀文最终说道,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这三个字简单,却承载着千钧重量。

接下来的几周,他们按照医疗团队的建议开始了规律的“治疗”。有时候是在刘耀文的公寓,有时候是在宋亚轩的工作室,总是选择最隐蔽的时间和地点。这些会面起初带着明确的目的性——缓解症状,维持健康。他们会并肩坐在沙发上,手轻轻相握,或者宋亚轩会帮刘耀文按摩因疼痛而紧绷的肩颈。接触带来的舒缓感每次都会如期而至,如同潮汐般可靠。

但渐渐地,这些会面变成了某种更多的东西。他们开始聊天,从最初的病情交流,到后来的无所不谈——童年的记忆,对未来的恐惧,创作的灵感,甚至那些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梦想。在这个安全的空间里,他们卸下了所有伪装,不再是明星刘耀文和偶像宋亚轩,只是两个共享着特殊连接的普通人。

一个周二的下午,北京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刘耀文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公寓时发现宋亚轩已经等在那里,蜷在沙发上睡着了,面前还摊开着未完成的乐谱。雨声轻柔,室内只开了一盏暖黄色的落地灯,将一切笼罩在柔和的光晕中。

刘耀文没有叫醒他,只是在一旁坐下,拿起那份乐谱。旋律线条流畅而优美,歌词却尚未完成,只有零散的词句:“星光”、“轨迹”、“不再孤独”、“你的眼睛是我永夜中的星光”...

不知过了多久,宋亚轩醒来,看到刘耀文正在看他的乐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还没写完。”

“很好听。”刘耀文真诚地说,指尖轻轻划过那些音符,“写给谁的?”

宋亚轩沉默了一会儿,声音轻得几乎融入了雨声:“写给我们。写这种...无法被定义的连接。”

那一刻,某种东西在空气中悄然改变。不再是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明星与明星之间的合作,而是更私人、更亲密的连接。雨声淅沥,仿佛在为这一刻伴奏。

雨季过去,北京进入了干冷的冬季。他们的“治疗”仍在继续,但已经不再需要医疗团队的提醒。那些会面成了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必要。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言语,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需要。

一个寒冷的夜晚,刘耀文症状突然加剧,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他蜷缩在床上,冷汗浸透了睡衣,视野因疼痛而模糊。药物的效果微乎其微,他颤抖着手给宋亚轩发去消息:「不太好」

不到二十分钟,门铃响起。刘耀文勉强起身开门,看到宋亚轩站在门外,头发被风吹得凌乱,呼吸间带着白气,显然是匆忙赶来的,连外套都只是随意披在肩上。

没有多余的言语,宋亚轩扶着他回到床上,手轻轻放在他的额头上。那种熟悉的舒缓感逐渐弥漫开来,但这次似乎与以往不同——更深入,更彻底,仿佛直达灵魂深处。刘耀文能感觉到疼痛如退潮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平静。

“别怕,我在这里。”宋亚轩轻声说,另一只手握住刘耀文冰冷的手指,指尖温暖而稳定。

长夜漫漫,但疼痛渐渐退去。当天边泛起第一缕晨光时,刘耀文已经平静下来,疲惫但无痛地躺在床上。宋亚轩靠在床头,依然握着他的手,眼睛因熬夜而泛红,却依然明亮如晨星。

“谢谢你。”刘耀文轻声说,声音因疲惫而沙哑。

宋亚轩摇摇头,嘴角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不需要谢。记得吗?我们是一起的。”

这句话简单,却承载着千钧重量。刘耀文看着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需要他保护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可以与他并肩面对一切的人。他们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依赖,而是相互的支持,如同两棵相邻的树,根系在地下悄然交织,共同抵御风雨。

新年将至,娱乐圈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盛典和颁奖礼。《逐光症》获得了多项提名,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再次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这次,他们没有回避,也没有过度表演,只是以最自然的状态出现在红毯上。

闪光灯依旧璀璨,问题依旧尖锐,但这次他们都有了不同的心境。当记者问及“未来的合作计划”时,刘耀文出乎意料地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我和亚轩会继续合作,不仅是影视方面。”他说着,看向身旁的宋亚轩,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我们正在筹备一个关注罕见疾病的公益项目,希望能帮助更多有类似困扰的人。有时候,被理解和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这个宣布出乎所有人意料,包括他们各自的团队。但站在红毯上,面对着无数镜头,他们知道这是正确的决定——不再隐藏,不再回避,而是将自己的经历转化为帮助他人的力量。这一刻,他们不再是秘密的守护者,而是希望的传递者。

晚会结束后,他们避开人群,来到酒店的天台。北京的夜空难得晴朗,几颗星星顽强地穿透城市的光污染,闪烁着微弱但坚定的光芒。远处城市的喧嚣如同另一个世界的背景音。

“你什么时候想到要做公益项目的?”刘耀文问,呼出的气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又缓缓消散。

宋亚轩笑了笑,眼睛映着远处的灯火:“很久了。自从发现我们的‘连接’能互相缓解,我就在想,是不是能帮助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人。”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柔软,“当然,我们的情况很特殊,但至少可以唤起关注,减少歧视。让那些独自承受痛苦的人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刘耀文点点头,目光落在遥远的星光上:“很好的想法。”他沉默片刻,补充道,“我会全力支持。”

他们安静地站了一会儿,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在这个高度,城市变成了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星河,而他们是星河中两个偶然相遇的光点。

“有时候我在想,”宋亚轩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耳语,仿佛害怕打破这份宁静,“如果不是这个病,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真正了解彼此。我会永远觉得你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耀文老师,而你可能会永远觉得我只是个阳光开朗的后辈。”

刘耀文转过头看他。星光下,宋亚轩的侧脸轮廓柔和而清晰,眼中映着遥远的光点,像是将整片星空都装了进去。

“也许。”刘耀文轻声说,“但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彼此。”这句话在寒冷的夜空中消散,却深深烙印在两人心中。

他们不再说话,只是并肩站着,分享着这份无需言说的默契。远处,新年的钟声响起,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瞬间照亮了整个城市。五彩斑斓的光芒在他们脸上明明灭灭,如同一个个短暂的梦境。

在烟花最绚烂的时刻,刘耀文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宋亚轩的手。没有症状需要缓解,没有治疗需要完成,只是一个简单的、纯粹的触碰,像是两个星轨在这一刻交汇。

“新年快乐。”刘耀文说,声音几乎被烟花的爆炸声淹没,但宋亚轩听到了。

宋亚轩回握住他的手,指尖温暖而坚定:“新年快乐。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

他没能说完,因为刘耀文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他抬起手,轻轻拂开宋亚轩额前的一缕碎发,指尖在那道总是若隐若现的疤痕上停留了一瞬。这个动作如此自然,如此亲密,超越了所有他们之前有过的接触。

“都会好的。”刘耀文接上了他未说完的话,声音低沉而确信,“无论发生什么。”

烟花在他们头顶不断绽放,将夜空点缀得如同白昼。在这璀璨的光芒下,两个曾经孤独的灵魂并肩站立,如同交汇的星轨,在无尽的宇宙中找到了彼此的轨迹。他们的影子在天台地面上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当最后一朵烟花在夜空中消散,星光重新成为主角时,刘耀文轻声说:“走吧,该回去了。”

宋亚轩点点头,却没有立刻移动。他抬起头,看向无尽的星空,轻声说:“你看,星星一直都在,即使白天看不见,它们也在那里。”

刘耀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忽然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有些连接,一旦形成,就是永恒。如同星轨交汇,即使远离,也会在看不见的地方继续相互影响,相互牵引。他们的病症或许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但已经不再是需要隐藏的耻辱,而是连接彼此的纽带。

他们向下走去,回到那个光鲜亮丽却复杂无比的世界。但这一次,他们不再孤独。星光在上,路途漫长,但他们已经找到了彼此的光——那道光或许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路,足以温暖漫长的永夜。

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您看的是关于ABO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ABO,文轩,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