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前的周末,苏霁收到方怀清的信息:「要不要来图书馆复习?我占了靠窗的老位置。」
他到的时候,方怀清已经摊开了一桌子的参考书和试卷,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侧脸投下细密的光影。看见苏霁,他自然地挪开身边的座位,空出足够宽敞的空间。
“数学笔记我整理好了,重点都用荧光笔标出来了。”方怀清递过一个活页本,每一页的边角都细心地贴着分类标签。
苏霁翻开笔记,发现里面不仅有公式推导,还附上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对比图——这分明是花了好几个晚上才能整理出的心血。
“你没必要...”苏霁刚开口,方怀清就打断了他。
“顺便整理的,我也要复习。”他说着,耳根却悄悄红了。
整个下午,他们安静地各自复习。方怀清偶尔会轻声指出苏霁做错的题目,讲解时手指无意间擦过苏霁的手背,又在两人反应过来前迅速收回。
四点钟,方怀清合上书本:“休息一下?”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保鲜盒,里面是切好的水果,每一块都大小均匀,插着可爱的小叉子。
“我妈非要我带,说用脑过度要补充维生素。”他递过来时,指尖微微发颤。
苏霁叉起一块芒果,甜腻的汁水在舌尖化开。他看见保鲜盒盖上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方怀清母亲娟秀的字迹:「给小霁加油~」
这个发现让他的心轻轻颤了一下。原来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关怀,早已得到了最温柔的默许。
周一数学测验时,苏霁遇到一道复杂的几何题。他正蹙眉思考,一个小纸团落在桌角。展开后是方怀清简洁的辅助线画法,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这一次,苏霁没有立刻解题。他在草稿纸上轻轻画下一把伞,伞下是两个并肩的背影,然后悄悄传了回去。
方怀清收到纸条时明显怔住了。他盯着那个简笔画看了很久,久到监考老师都投来疑惑的目光,才红着耳朵把纸条小心收进口袋。
放学后,苏霁在储物柜发现一本崭新的《透视技法进阶》。扉页上,方怀清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你值得最好的指导。」书页间夹着一片压干的栀子花瓣,香气已经淡去,却依然洁白如初。
周三美术社活动时,社长宣布要筹备期末联展。苏霁的《雨中共伞》再次被提名,但这次有社员提出异议:“题材太私人了,不适合正式展览。”
就在苏霁准备放弃时,方怀清站了起来。他没有看苏霁,而是面向所有人:
“艺术的价值在于真实的情感。这幅画打动过很多人,包括我。”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认为它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投票时,方怀清投了赞成票。他的手举得很高,像一面小小的旗帜。
活动结束后,方怀清塞给苏霁一张纸条就匆匆离开。上面写着:「我说的是真心话。」
周五的体育课是自由活动。苏霁坐在操场边的梧桐树下写生,画到一半发现方怀清不知何时坐在了不远处的看台上,正低头看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发梢跳跃。
苏霁悄悄翻到新的一页,开始画方怀清看书的侧影。他画得很慢,每一笔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温度。
快要画完时,方怀清突然抬头看向他。目光相遇的瞬间,苏霁手一抖,铅笔在纸上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
方怀清合上书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在画什么?”
苏霁下意识想合上速写本,方怀清却轻轻按住了他的手:“可以给我看看吗?”
速写本上,方怀清的侧影栩栩如生。连他翻书时微蹙的眉头和被风吹起的发梢都细致入微。
“画得真好。”方怀清的声音有些哑。他指着画纸边缘不小心划出的那道线,“这里...可以改成一片落叶吗?”
苏霁点点头,用铅笔轻轻勾勒出落叶的轮廓。方怀清的气息很近,带着淡淡的薄荷香。
“苏霁,”方怀清突然轻声说,“其实我...”
他的话被下课铃声打断。同学们从体育馆涌出,喧闹声瞬间包围了他们。方怀清站起身,向苏霁伸出手:
“走吧。”
苏霁犹豫了一下,把手放进他的掌心。那只手温暖而有力,轻轻将他拉起来后就礼貌地松开,仿佛只是一个寻常的帮助。
但苏霁知道不是。他看见方怀清通红的脸颊,和转身时同手同脚的步伐。
周末的便利店,方怀清来的时候带了两杯奶茶。他递给苏霁那杯时,吸管已经细心插好,糖度正是苏霁最喜欢的七分甜。
“店员搞错了糖度,”方怀清低头搅拌着自己的奶茶,“将就喝吧。”
苏霁咬着吸管,甜味丝丝渗入心底。他看见方怀清那杯奶茶的杯壁上贴着“无糖”的标签——这个人连说谎都破绽百出。
下班时,方怀清照例送他回家。今晚月色很好,梧桐树的影子在地上织成斑驳的网。走到楼下时,苏霁从书包里拿出速写本,撕下画着方怀清的那一页,折好塞进他手里。
“给你的。”
方怀清在路灯下展开画纸,看了很久很久。最后他小心地把画折好放进口袋,声音轻柔得像怕惊扰了月光:
“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苏霁转身上楼,在拐角处回头,看见方怀清还站在原地。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正低头看着那张画,嘴角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夜风拂过,带来栀子花的余香。苏霁想,有些独白不需要说出口。因为画纸上的每一笔,早已诉说了所有未曾言明的心事。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